在抗疫大考中彰显红色精神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12/23 17:53:26   点击数:
  

#社科战疫#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的一次大战大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战胜疫情,勠力同心、勇往直前,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3月1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抗疫中的红色精神——第二届讲好上海红色故事”视频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黄德林表示,红色精神以理想信念为方向引领,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民主、团结、科学、创新、爱国、奉献等为共同价值追求。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奋战抗击疫情一线的壮举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新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疫情面前,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红色力量,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红色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财富创造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家林表示,应从“精神”的概念界定着手,在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提炼红色精神。此次抗疫,体现了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攻坚克难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认为,红色精神在抗疫斗争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听党指挥、一心为民的政治信念;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磅礴正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先锋气魄以及精准依法治理的科学态度。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忻平认为,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正是守望相助的团结奋斗精神的体现,在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中发挥了激励作用,发扬并传承这种精神不仅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也体现了新时代英雄主义的新内涵。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认为,疫情期间的中国人民秉持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全力抗击疫情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战疫中升华、壮大了革命精神,形成了以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听党指挥、勇往直前、发扬民族医学传统、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抗疫精神,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共建地球美好家园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红色精神得到充分彰显,形成了抗疫精神这种新的时代表现,显示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彭善民提出,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的公共精神是抗疫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抗疫阶段性胜利的内在因素,也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弘扬抗疫精神时,既要认识到公共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又要从优势视角出发看到青年学生在公共性方面的需求和进步。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正光认为,思政课应充分发挥讲好疫情防控故事的主阵地作用,将抗疫故事进行提炼、升华,阐述抗疫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另外,还应结合疫情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有效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做到有理有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查建国夏立陈炼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tjsjb/25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