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被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他的“财富”观。
一、学会谋生,是人和文明社会的基础。
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时,急于想问的第一个题就是:这个人谋生依赖的是什么?就像平时我们问:“在哪工作?”。他认为,在没有谋生之前,一个人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应该成为生产者。还应该为公众财富的积累做出贡献。这些观点包含了人的生存价值观,人是为创造财富而存在,生产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的使命,也是人生的意义。
对社会而言,“在没有能让每一个勤劳的成员获得正当的谋生手段之前,一个社会不算是一个文明的社会。”社会上,人有勤劳和懒惰之分,懒惰之人是无上进之心,是社会的少数,也是恶的来源。中国古话叫“自做孽不可活”,是法律管制对象。但多数的勤劳之人,是有自尊和向上之心的,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扩大就业途径,让勤劳者有其岗位,满足他们劳动谋生的权力。
二、人类对大自然的应用是财富的来源
“财富存在于心灵对自然的应用当中,致富之道,在于天时地利,在于头脑清醒、计划周密、行动果敢,而不在于辛勤的劳作,更不在于勤俭节约。”
他把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和财富相区别,认为生活必须品的取得靠父辈留下的财产和通过省吃俭用、动手工作、辛苦积累而来。
财富是在生活必需基本满足之后,才开始积累。而积累财富的方法有二,其一是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和自然的规律,提前做好准备掌握资源,坐等资源升值;其二是根据“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进行商业运作。真正富有的人是那种能够利用人类所创造出的一切才智的人;是懂得怎样从最大多数人的身上、从遥远的国度、从古人的成果中获取利益的人。同时,认为一个繁荣而太平的社会,应把自食其力和独立的金钱观做为维持和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价值取向。
三、财富与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那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光说不做的轻佻之徒才是可悲的”。那种纵容天才和美女,发表华而不实的言论,抬高只知消费的人的地位,也就是对自食其力的人的不尊重。一个在工作中,神态安然、心境平和的工人与那些大人们在道德、尊严上,是平起平坐的。但也认为人穷志短,贫穷会使一个人道德丧失!
理智的人,尊重财富,尊重自食其力的人;不理智的人,视享乐为炫耀,将财富当作玩物。一个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期间的富人,不可能也能够注重精神上的健康。所以,本质意义上的富人,在生活中并不存在。
四、财富的正真意义
歌德说得好:“只有那些理解财富的人才配发财。”适于拥有财富的人,他们可以为财富注入活力,他们善于管理财富,他们利用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为广大的民众开辟富裕起来的道路。
真正的财富是社会的财富为众人所有,也一定造福众人。人们的生活会因为公共财富的增加而富裕。
财富在一个自由而公正的社会里会从恶人和懒汉那里离开,汇聚到正直、勇敢和勤劳的人手中。
从现代的角度分析,爱默生的有关财富的思想,在思想和行动上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