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同学都说考研很痛苦,比高中有过之无不及,这是为什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了。
小学时无忧,中学时无虑
从小到大,我们的经历都会有很多同学、朋友的陪伴,无论是中考、高考,由于所学知识都是公共课程,所以一个班里的同学会面对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考试,遇到问题可以和小伙伴相互讨论,共同面对升学的压力,那时的我们,拥有很多“战友”,这也正是为什么说高中三年的奋斗经历终身难忘,因为那种共同奋斗的经历,在我们成年之后很难再经历。
中小学是单线作战,一般只管学习,不需要考虑生活压力,最大的任务就是升学,但是到了大学,事情就不再这么简单了。
大学=象牙塔+小社会
高中老师总是喜欢向学生们灌输“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大学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毕业”、“大学期末考试只需要通过就行了”等等一系列错误观念,这就导致很多同学一考上大学就佛系起来,得过且过,好像突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只对”玩“感兴趣,对学习的低要求导致学业不精。
但是大学生依然是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等到大学生们意识到、并真正扭转错误观念时,恐怕都已经是大二甚至是大三了,所以很多人的大学生活都是”前松后紧“,一般是前两年使劲玩,后两年才收心去学习。
学生时代总是要结束的,所以过了大二同学们就会明显对未来感到担忧,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效仿学长学姐考研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
两年的”放纵“,突然需要像高中那样拼命学习,俗话说”由奢入俭难“,自然很多人不适应,而且,考研是自主行为,不会再有任何人监督、陪伴,大多数的人都只能独自面对择校、复习等问题。
考研的痛苦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研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你自己面对,自己解决,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互相之间不能借鉴的地方很多;室友意向院校互不相同,在专业课复习上处于独行状态;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复习科目较多,复习压力大,自顾不暇;复习时间较长,心态变化较大,一般从3月到12月是初试阶段,共10个月,1月到4月是复试阶段,共4个月,全程复习时间超过1年;有人去实习,有人工作找好了,有人考公务员,有人要回家继承产业了,这还不是对考研学子最有影响的,最有影响的是有人保研了,别人未来可期,你还在为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努力,都是大学生,却不得不面对这种差距,这种心理落差才是难熬;有些父母不理解,不支持,经历过包分配的他们,不少家长依然认为考上大学就不愁工作了,一毕业就会有“坐办公室”的自在工作,殊不知在连年扩招的情况下,本科就业已没有多大竞争力,尤其是二三本的学生;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的“关怀”。
让考研成为你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考研是痛苦的,但是考上了就不痛苦了,就像我们回首高中生活,我们的奋斗有了结果,我们的奋斗便有了意义,有意义的奋斗经历,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下面乔木就提一些建议,助力你考研上岸。
积极调整心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存在“等到某某时候就轻松”这种状态,活着就要有点追求,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全力以赴;和室友搞好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全寝室都考研是最好的状态,每年都有学霸寝室全部上岸的喜报,不仅上岸,还加深了友谊,两全其美;和父母多沟通,向他们描述一下你所面临的就业局面,表达你对未来的打算,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考研相关的科普视频,慢慢改变他们的对考研的认知,让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默默努力,选择考研深造的你,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运。努力的人儿最好看,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祝明年大家都上岸。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