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号下午6点,全球瞩目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正式揭开面纱,而此时相关国企改革个股基本上已经跌到去年牛市启动前的位置。银行股午后再次奋起护盘,但结局仍然是千股跌停(9月份第2次,整个8月也就3次),创业板更是暴跌7%,不仅结束了周一A股借该利好雄起的妄想,更结束了所有投资者对A股投资环境所有的欲望……
此时无疑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多亿即将被清理的配资盘。“9月1号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在现有存量配资账户中,规模超过亿元的有2家券商,计划要求在10月31日前清理完成;规模在-亿元的6家券商,要求在9月30日前清理完成;规模在50-亿元的有8家券商,要求在9月25日前清理完成;规模在10-50亿元的有13家券商,要求在9月18日前清理完成;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有18家券商,要求在9月11日前清理完成。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上周即使创业板强烈反弹,但上证指数一直在点缩量徘徊,而过了9月11号之后,很多还对清理方式抱有幻想的10亿规模以上的23家券商的信托对应的客户绝望后割肉砸盘的开始,现在整个市场都在等待一个消息—什么时候清理结束?也就是说有2.5万亿的场外资金在等待着观望着近亿的砸盘……
这期间爆出数次针对契约精神的问询函,得到的回应确是券商冷冰冰的坚决执行命令的决定,而信托则直接叫客户去和券商沟通,确实作为一个通道即使他们赚的是BP的通道费用,却也无可奈何。投资者面临的将是比强平更崔悲的绝望选择。
而9月14号晚上,证监会发言人公布了配资清理情况:截止9月11日,已完成清理资金账户个,占全部涉嫌场外配资账户的60.85%;还有个账户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约.27亿元。根据证监会晚间的回答,已清理账户中,有76.28%采取取消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权限并改用合法交易的方式清理,仅6.33%采取销户方式清理,还有部分账户采取产品终止等方式清理。并且指出“目前,多数场外配资账户持有人积极配合,主动清理,强行平仓占比较低。因此,按照现有方式、节奏对剩余场外配资账户进行清理,对市场不会造成明显冲击。”
亿的配资盘清理居然说不会造成明显冲击,这恐怕难以让人信服,更有悖于目前国家救市的说法。虽然客户的沟通函里指出“若未经我司书面同意,贵司单方面停止相关服务的,我司保留向贵司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全部权利”,而此时的合同中的补充协议就会转成合法的,也就是说由于监管政策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条款,可以作为合同无法履行的抗辩。即使打官司也是打不赢的,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但监管层是不是欠市场,欠投资者一个说法,证券公司甚至营业部按照惯例每个月都会上报本公司外接系统的情况,多少年来一直都有坚持报,但也一直没有被处理过,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采取一刀切的措施,不管有没有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
既然监管政策改变了,针对这些存量信托配资,是不是该由监管当局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监管当局更有义务每天公布清理的具体进展,这样才能提供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只想知道券商和信托到底会怎么清理这些曾经的合法配资,什么时候才能清理完?明天还面临多大的风险?以前是鼓励创新,没有违法的都可以做,既然是监管上的漏洞,不能把问题全抛回给券商,逼着券商再创新去解决这些曾经的创新渠道。
如果说所有的风险都该由投资者来承担,而涉及到的机构由于受制于监管措施或者怕被罚款扣分而无可奈何,那么难道银行在批这些配资业务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资金的去向?券商在和信托合作的时候难道不知道通道的漏洞?就这样把配资业务的风险直接套在参与投资者的头上,然后再波及到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广大投资者又该何处说理去,还是只能偷偷割肉抹眼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