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卫计委、市综治办、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温州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要求,到年,我市将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减少患者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这也是我市首次出台精神卫生事业相关规划。
《规划》具体为我市精神障碍患者带来哪些“福利”?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心理卫生健康需求又将如何得到满足呢?一起随小布来了解下!
服务体系医院开设精神科门诊
社区配备精神科执业医师
《规划》指出,要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精神卫生机构的合理布局,医院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分别在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部分县、市开展公办、民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医院还设置了儿童心理科。截至去年底,全市精神卫生机构布局已实现全覆盖。此外,我市还实行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至少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下一步,我市将探索由街道综治牵头,联合多部门在社区、村居组建精神卫生关爱小组,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关爱服务。
救治救助畅通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渠道
为贫困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规划》要求,要提高救治救助管理水平,要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医疗救助,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目前,我市已形成精神障碍患者三级防治网络,村居、社区发现辖区内意思精神障碍患者后,将患者信息报所在乡镇(街道)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由医疗机构作出诊断和报告。对于有肇事肇祸行为或危险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通过绿色通道进入专科医疗机构诊治。在我市精神障碍患者登记系统中,已有近4万名患者纳入防治体系,其中超六成享受到规范管理、医疗救治和服药指导。
社区康复探索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机构
年康复中心覆盖率80%
精神障碍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病情通常能够得到稳定。这部分患者,他们出院后该何去何从?小布获悉,目前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面临无处可去、不被社会接纳的尴尬。事实上,这部分患者可以承担相对轻松的工作,也能学习技能和进行社交。
《规划》要求,要建立并扩大精神障碍康复机构的覆盖面,开设日间康复站、职业康复中心、庇护机构等,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教育帮扶和就业支持。
心理预防设立开通专业心理援助热线
探索在体检中增加心理测验
普通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规划》提出要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要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公众精神和心理健康。
有数据显示,从广义上来说,人群里有10%-20%的人,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和防治常见精神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今后,市民可以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特殊岗位等重点人群,市精卫办将开展产后抑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敢于等心理卫生服务。各级各类学校也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用人单位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位培训。
我市还将探索在体检中增加相关心理测验项目,早期筛查疑似患者。一旦筛查发现,及时提供就医知道或转诊服务。
来源:市卫计委、温州新闻
编辑:张丽君
版式:林东曙
大家都在看?浙江省委书记和温州市委书记为何接连为创新发展“温州模式”发声?只因为……
?他们是这个城市行走最多,见过最多日出,淋过最多雨的人……心疼他们,就为他们转发接力!
?乘坐时光机,去年的温州看看吧,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惊不惊喜?再过不久,你居住的温州城将是这样的!绝对值得期待!
?亿元投进温州城!今后,这些项目将改变你我生活!
为新政福利点ZAN!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