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差与这几个原因有关,其中包括疾病因素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2-12-9 16:00:25   点击数:
  

在当今社会,睡眠质量差已经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部分人甚至会整夜失眠。长此以往,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每当失眠发生时,患者总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当中,即便勉强睡着,睡眠质量也很差。导致睡眠差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以下几个,包括疾病因素,不可忽视。

一、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的睡眠状态影响比较大,如果睡眠环境欠佳,很有可能会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失眠。比如睡觉时房间内的光线过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促进睡眠的重要激素,如果褪黑素分泌量过少,患者迟迟不能入睡,也难以进入深睡眠状态。此外,房间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噪音过大等,也都会降低睡眠质量。如果是这种情况,需适当调节睡眠环境,睡眠环境改善后,睡眠质量也会提升。

二、饮食因素

1.睡前进食过多

任何食物进入胃内后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化和分解,白天人体处于清醒状态,胃肠道一直在工作,所以消化和吸收能力比较强。夜间进入睡眠状态,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减弱,如果睡前进食过多,食物堆积在胃内不消化,会导致腹胀、腹痛等症状,患者也会因为不舒服而无法入眠。

2.睡前进食量过少

如果晚餐吃得很少或者未吃晚餐,睡觉时间又比较晚,胃内空空如也,虽然有胃酸分泌,但已经没有食物可以消化,容易出现饥饿感,也可能出现胃痛、胃酸等症状,进而影响睡眠。

三、疾病因素

1.呼吸系统疾病

经常睡眠质量差,又伴有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这类疾病对人的呼吸系统损伤较大,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可能在夜间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影响正常睡眠。

2.内分泌疾病

如甲亢、糖尿病等,甲亢患者的代谢比较活跃,精神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夜间睡眠情况欠佳。如果患有糖尿病,由于血糖水平过高,导致夜间排尿量增加,患者需要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使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麻木、针刺样疼痛等,夜间表现比较明显,会影响睡眠质量。

3.精神疾病

部分精神疾病对睡眠的影响也非常大,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患有这类精神疾病的人情绪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大脑功能紊乱,精神活动异常,容易出现失眠、睡眠不安等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24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