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根源就在于一种精神,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精神。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老衲也已临暮年,对于我们人类,这短暂的一瞬间,却蕴含着深邃的永恒,正像中国华侨出版社《影响一生的60个关键词一一为成长注入精神的力量,让人生提高境界的哲学》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宿求,生命流星燃尽肉体的同时,也留下永恒的辉煌。
当然,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铸造辉煌的,所以老衲的QQ名就是江西辉煌,那就是我们的精神,证明了我的存在,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能够获得永恒,是这短暂人生的莫大荣幸,也是人生的伟大追求,在苦苦的寻觅中,有的人确实死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就像一缕空气,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的人虽然死去,但依然还活着,他的精神不仅成就了他自己,也激励着许多和他擦肩而过的人。
老衲总喜欢说,别以为你自己论文发表几千,著作等身,也许是学术垃圾,污染着整个学术界,因为有些人尽管还活着,但是他的书早就没有人读了,而有些人死去了很多年,而他的书大家都还在读着。
在老衲的一生中绝对不做剪刀加浆糊的学术,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发表论文,其实这种人是没有精神的。
在心理学界,老衲很崇拜巴甫洛夫同学,因为他一辈子都在研究4个字,条件反射。
老衲也崇拜斯金纳同学,他一辈子就研究两个字,操作。
同样,弗洛伊德同学的学问是做得不错的,研究了五个字潜意识本能。
班杜拉同学研究六个字社会学习模仿。
华生研究的字也不多,就是S一R。
马斯洛也只研究需要层次。
这些人,心理学界还在读着,而现代有些心理学家今天研究这个字,明天研究那个字,一生研究了许多许多个字,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他到底研究了一个什么字,反正在心理学界,谁都不知道他到底研究了什么字,竟然是什么著名,首席。
第一,老衲总是说老衲不是一个心理学家,顶多算一个心理学人,严格意义说,连一个心理学人都够不上。
老衲承认巴甫洛夫同学应该称得上心理学家,因为他死了很多年,今天他的思想还活在心理学界。
弗洛伊德也算一个心理学家,因为波林同学说,三百年之内你要写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假如不提弗洛伊德同学的名字这就不是一本心理学,你要知道,什么叫死后留名。
老衲本来就四大皆空,无欲无求,更不追求死后留名,曾经写了一本《沙盘游戏治疗解读心要》竟然在网上卖得很火,比出版价贵了好多倍。一本破书在活着时候还有人读,并且是高价买来读!
不像有些著名的什么什么首席心理学家,他还活着,他的书基本是没人读了,即使是低价甚至不要钱送给别人读,别人也不读。
老衲还有一本破书,出版了二十多年了,叫《学生心理咨询》,现在还有人在读着。
老衲只想去探索心理学的真谛,而不想去做心理学的文字游戏。
并不像目前大学里流行的一句话,一个大学生假如能把最通俗的语言说成大多数人都听不懂的语言,他就获得了学士学位。
假如能把最通俗的语言说成除他之外任何人都听不懂的语言,他就获得了硕士学位。
假如能把最通俗的语言说成连他在内,不仅别人,他自己都听不懂的语言,他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老衲想作为一个心理学人,老衲不会这样去做,易通心理咨询也不会这样去做。
两天的心理咨询培训,许多人都说看书真的看不懂,而听课一听就懂,这就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精神,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我们需要精神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永恒,因为那是我们死后的事情,永恒只是人生的附加值。
在实际生活中,精神是我们的人生支柱,失去了精神,人将变得麻木,生活将在黑暗中徘徊,肉体的躯壳将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就像一只盲狮,任由猎物从身边跑过,却只能空守着身下的一片黄土,木然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确实,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下探索着,奋斗着,无论是创建了伟大思想的哲学家,还是发现了人类文明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对精神作出了很好的诠释,精神是一种力量,精神的力量并不是神的赐予,它来源于挫败,困苦,成长和感悟,
老衲在《学生心理咨询》中评价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时写道:心理不健康的人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抛弃对生活意义的探索,造成生活空虚寂寞,对生活感到厌烦,冷漠和没目的。
人的本性不是探索自我,而是探索意义,人活着却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标,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是事情,活着没有目标就会很痛苦,也很难承受外界对生活的挑战,因此弗兰克认为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
弗兰克提出了个体可以有三种方式来对自己的生活提供意义,即对世界提供某种创造物的方式,从世界中吸取经验的方式以及对痛苦采取态度的方式。要形成上述三种方式必须建立相对应的三种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创造的价值系统:体验的价值系统,态度的价值系统。
创造的价值:在创造性活动和生产活动中,通过创造有形的产活动,无形的思想活动或提供其他东西的活动向生活提供意义,专注于向世界授予。
体验的价值:专注从世界索取,通过使自己沉溺于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美好事物来体验有价值的生活。
态度的价值:当我们遇到无力改变或回避的状态时,惟一合理的反应方式就是认同,接受命运,忍受痛苦,保持尊严,作为完美人格的最后考验。
奥尔波特在弗兰克的《人对于意义的探索》的前言中写道:他怎么能够在任何财物都丧失,一切价值都破灭,受着饥寒和暴行的痛苦,随时都在等着灭绝的时候,把发现生活价值观:铭记在心里呢?或许正是这一人的生存支柱使弗兰克在失去父母,兄弟和妻子并在纳粹最残忍的威斯康星集中营倍受折磨,饱受死亡的威胁下得以生还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让一个个体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
能亲自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和亲自负责实施自己的行为计划能顶住自己命运的态度,不是被自己之外的力量决定,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和态度的价值,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在《学生心理咨询》出版之前,这正是有些年轻人崇尚虚无的年代,许多的大龄青年就是生活在没有责任感和创造感的生活中,于是,她们的父母就希望我以一个心理学老师的教诲下让她们解决问题,当时叫单身贵族,不象现在叫单身狗或齐天大剩,这些大龄青年就会在part-time的时候跟着老衲,那时还不能叫老衲,顶多算中衲,甚至可以称为少衲,一天在老衲面前自诩为单身贵族,老衲就对她们说,我是不会把你们看作单身贵族的,我把你们都看作社会公害,有些女青年就说老师,我们不结婚,并没有伤害社会和别人呀,你为什么要不我们说成是社会公害呢?
我说你们真的是社会公害,因为你们不结婚,又长得很清楚,象个狐狸精,让有些已婚男人想入非非,影响了当前许多家庭和婚姻的安定团结,甚至正在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要搞家族灭绝,你妈遗传了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的良好基因到你这里,你竟然不结婚,不生孩子,毁灭一个家族的优良基因。中国有一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要充分去实现自己的潜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你妈给你那么好的生育机能,你竟然一个都不生,浪费了资源和价值,没有让机能更好发挥,这是不符合人本,更没有人性,任何一个个体都要不断去创造,一个女人就要去创造生命,一个作家就要去创造小说和剧本,人过要留名,雁过要留声,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得留几条生命在这个地球上,一条都不留,对得起你妈给你良好的生育机能吗?
所以,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需要一种精神!老衲正是在推广和普及心理学的精神支柱下,让自己去尝试,去努力,去奋斗,去把更多的心理咨询的技术普及给许许多多需要的人。
这就是易通心理学的精神,也是一个心理学人应该拥有的精神!
昆明易通培训学校是云南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成立于年8月。
学心理学到易通,学了就会用!
欢迎各位同道参加我们昆明易通培训学校的课程,见下表:
加代老师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