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陈年往事,早已淡出了公众视线,旧闻重提,希望可以给各位家长们带来一点启示。
这位老师叫黄侃,南京一中英语教师、南京市特级教师,她在业内是个榜样式的人物。
这是黄侃老师的女儿袁远,从小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强。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袁远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到大一出国留学,年9月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学业异常优秀,是学校的优等生。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
但是,谁都没想到:年2月8日,袁远写下三封给爸爸、妈妈和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自杀。
遗书中这样写到:“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我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
在遗书中,袁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黄侃老师当时执教初中一年级任班主任,闻此噩耗几乎晕厥,但她对周围的所有人隐瞒了这个事实,请了两周的假去荷兰处理女儿的后事。回校后,她强打精神,更加疯狂地忙碌。直到两年后,那一级孩子初中毕业。在中考成绩出来的当天,她邀请所有的家长、孩子到校上了一堂特殊的生命课。2个小时的时间,黄老师一直在流泪,所有人都跟着她一起哭,大家这时才震惊地知道了真相。
后来,黄老师写了一篇长文“孩子,妈妈把你背回家”发表在《家庭》杂志上,全文四五千字,触动了无数人。
以下是文章节选:“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
“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
“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年2月18日,袁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我是用女儿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乖女儿,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我们夫妻俩工作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现在想来,非常后悔。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希望她考得更好。现在回想,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而我从来没意识到女儿承受着不堪的压力,就更不曾想过去舒缓她的压力……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太忙了,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太优秀了,不需要我们的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头部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