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惠民继续发力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4-20 13:38:07   点击数:
  

广东“文化惠民”继续发力

201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计划纲领(2011―2020年)》出台,白癜风能不能治好为未来十年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勾画了雄伟蓝图。其中,保障每一个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文化民生”,被置于举足轻重的“关键点”上。

2011年,是实行我省文化事业发展“125”计划和文化强省战略的开端之年。我省会有哪些有力实在的措施出台,如何构造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计划纲领》特别指出:“实行国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培养全民酷爱文学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高雅志趣和文化氛围。”同时还提出,完善政府补贴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机制,实行“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要将“文化”渗透到观看文艺演出、参观博物馆和美术展等人们的平常文化生活当中。

从2011年起,广东要全面实现1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省人均具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个月观看一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一场以上文艺演出和参与一次以上大众文化活动,每半年参观一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其中珠三角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到达国内一流水平;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10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10里文化圈”……

惠民设施

省博新馆展览免费看中山图书馆“扩容”

位于珠江新城广州中轴线上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下称“省博”),是广州众所周知的“文化新地标”之一,这个耗资9亿元、用时6年才建成的镂空“漆盒”,又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珠水河畔的“月光宝盒”。去年年底,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免费参观人次到达了史无前例的150万,创有史以来参观人数之最。

作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自开馆伊始,省博新馆就推出了精心准备的广东历史、自然及馆藏艺术篇3大系列6个展览,让观众在欣赏博物馆新馆建筑的同时,领略到广东的文化及自然资源的深厚与丰富。在观众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省博不断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展览,例如亚运期间引进了大型的《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周年成果展》,共展出428件(套)文物,其中70以上是第一次向社会公然展出,这是我国举行的范围最大的一次考古学专题展览。

2011年省博拟将引进《雪域珍宝―西藏文物展》、《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等大型展览,满足广大观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让观众足不出户欣赏到异地文化、民俗的风采。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新地标”则是2010年岁末重新开馆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旧貌换新颜的中山图书馆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改扩建面积10万多平方米,除目前馆藏600多万册纸质文献(其中收藏的古籍图书有10万种40多万册),还建立了中国首个基本覆盖省内公共、教育、科技3大系统主要图书馆馆藏的跨系统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具有海量的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等,和范围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点资源库,可检索的元数据达1.47亿条。

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表示,依照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方向,中山图书馆在进行本身实体建设的基础上,在全省各地建设了60多个分馆,改良了当地“无书可读”的状态。刘洪辉说,作为省立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应该是“图书馆中的图书馆”。“中图”地处经济发达的广州,应当起到一个统领、带头、引导、示范的作用,把全省各地、各层级图书馆系统的功能都发挥出来。

惠民演出

草坪音乐会受追捧公益演出“益街坊”

1月1日,一年一度广州本土“资格”最老的新年盛会之一―――星海音乐厅新年音乐会再次奏响,热烈奔放的迎新乐章使人沉醉,同一时刻,新落成的广州大剧院,也沉醉在一片欢欣喜庆的音乐声中。这一新一旧两座公共文化设施,不仅是上演世界顶级演出的“艺术殿堂”,更是服务于民、为民同享的公共文化服务“重地”,二者都筹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活动。

去年4月8日,广州人期待已久的“石头”首度“开唱”,迎来第一场内部试演,在繁星漫天的金色观众厅内,身穿工服的800名建筑工人在大剧院的首批观众中格外显眼,让建设广州大剧院的工人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看歌剧,这个举措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拉近了大剧院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过去一年,广州大剧院共上演了178场大型歌舞、芭蕾舞剧、综合文艺演出,其中60到达国际A类标准,178场中有30余场都是公益演出。如联合企业和媒体推出首个公益性品牌活动―――“艺术关爱”,约请弱势儿童及家长共同观看加拿大多媒体魔幻剧《爱丽丝梦游仙境》;针对老年人优惠推出粤剧《南海一号》等

另外,去年10月开始,广州大剧院推出“交一天时光给艺术”项目,以惠民票价开放,除参观剧院,还可以艺术展、参加系列公益艺术教育讲座、音乐艺术沙龙。

据悉,2011年广州大剧院将秉持人性化的理念,在计划全年举行不少于200场高雅演出的同时推出30场公益演出及活动。同时,亦将引进更多合适各类人群欣赏的演出,并保证各类演出80元档次的票价。另外,广州大剧院继续联合企业及媒体的气力推行“艺术关爱”品牌活动,推出更多讲座、展览和艺术沙龙等艺术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去年国庆长假期间,广东星海演艺团体利用位于二沙岛的“演艺大楼”户外草坪及星海音乐厅户外广场,举行了“二沙岛草坪音乐会”和“星海音乐厅广场音乐会”,免费向所有公众开放,上千名观众席地而坐、听涛赏乐的场面使人难忘,这两台免费室外音乐会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交相称赞。

据介绍,今年星海演艺团体还将把现有的“广场草坪音乐会”、“走进交响乐”、“音乐下午茶”等品牌坚持办下去,力争越办越好。预计2011年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将总共为乐迷们带来30场免费的草坪、广场音乐会,10场“走进交响乐”免费普及音乐会、10场全场50元的“音乐下午茶”惠民演出,在全年300多场演出中(含大、小)两个厅,有100多场普及惠民演出的价位都将控制在100元以下。

惠民工程

农家书屋遍地开花免费电影放给外来工  2007年1月29日,广东省第一家农家书屋―――“广安村农家书屋”在湛江市徐闻县广安村挂牌,经过多方精心组织和努力,广东省在“115”计划期间共完成建设农家书屋12291间,比原定11023间的计划逾额完成了11.50。在遭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势下,中央和省财政依然全力支持,大幅度增加了对农家书屋工程的投入。目前,全省农家书屋政府财政累计投入共26354.6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0418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5936.68万元(其中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财政投入9864万元,其他市、县两级财政投入6072.68万元)。

依照《广东省“125”时期农家书屋工程规划》,2011年,广东省计划建设农家书屋4084家,2012年计划建设农家书屋3731家,实现农家书屋(含社区书屋)基本覆盖全省20106个行政村。通过5―10年的建设,逐渐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基本构成适应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由南方发起成立的“南方公益同盟”于2010年5月21日启动的“影动南方”,则是我省去年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另外一大亮点。“影动南方”旨在丰富珠三角城市的外来工和当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去年5月至10月,分别在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和江门等城市的广场、社区和厂区,总计播放露天电影80场,比原计划增加了30场,惠及珠三角地区外来工、城镇人群80000余人次。

活动免费播放了《锦衣卫》、《疯狂的赛车》、《画皮》等优秀国产电影,遭到了各地市民的热捧,场场济济一堂。很多观看的外来工观众表示,平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单调,精神生活也相对匮乏,南方公益“影动南方”能急外来工之所急,想外来工之所想,为外来工送上丰富的影片,十分难得。

2011年展望

今年“实惠”抢先睇  从省文化厅了解到,今年,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将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计划纲领(2011―2020年)》。在文化惠民工程方面,将继续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公益性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效力,积极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让广大大众同享文化发展成果。

低收入、农民工家庭子女可免费获艺术培训

为了尽快实现《纲领》中提到的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目标,今年我省将展开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评估定级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基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达标,为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提供必备条件。其中,重点将推动全省图书馆公共服务社会化、现代化、均等化,加大珠三角文化共建同享工程实行力度,重点打造数字图书馆同盟、高新技术产业专题信息门户、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演艺同盟、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文物博物、动漫游戏游艺产业集群、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联动协查机制等9个项目,推动珠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另一方面,为打造擦亮大众文化活动品牌,今年我省计划举行广东省大众音乐舞蹈花会、广东省社区文化节、外来工演艺大赛、广东省农民文艺汇演、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年展等活动,为广大大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供新的平台。

“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中包括组织展开大众艺术精品百场巡回演出活动,完善“广东省活动演出服务”建设,服务基层大众,争取完成2万场次。我省文艺工作者还将在省文化厅组织下,为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家庭子女等举行免费艺术培训班,组织形式多样的外来工文化活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8个精品文博展全省巡回展览

2011年,一批新的重点文化设施工程将提上日程。了解到,2011年底以前我省计划完成的重点项目包括广东演艺中心(含大众艺术馆)工程和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演艺大楼的建设。另外,我省还将积极推动广东非物资文化遗产展现中心、广东人民艺术中心、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二期工程、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和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重点文化项目的立项及前期筹建工作。

另外,我省文博部门将组织展开“南澳I号”2011年度抢救性发掘和“南海I号”发掘保护方案的论证完善工作。同时,现有的“上博物馆”建设也将得到完善和充实,全省将建设省级文物数据库管理中心,大幅提升“活动博物馆”展览覆盖面。据悉,今年预计全省将制作、引进8个精品文博展览,在全省巡回展览35场以上。

2010年回眸

送戏下乡

2010年,我省大力展开公共文化配送活动和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展开大众文化活动,全省各级文化单位送戏下基层1万多场次,重点到基层县镇、厂矿企业等地进行巡演,为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大众提供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广受好评,各地大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氛围日趋浓厚。去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组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1.5万多场次,参与大众超过3000万人次。深圳、佛山、东莞等地还组织展开了特点外来工文化节,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延伸至企业、厂区等外来工聚集地区,丰富了外来工文化生活。

艺术普及

以星海音乐厅和广东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设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探索扩大音乐厅和美术馆惠民服务范围,定期为市民免费举行艺术讲座,提高大众艺术欣赏水平。去年一年,星海音乐厅共举行10场免费的“走进交响乐”活动,让广州市区10几所个高校近15000名的大学生走进星海音乐厅,欣赏交响乐并普及古典音乐知识;9场周日低票价“音乐下午茶”,让广大市民以50元票价享受高品质的古典音乐,前后接待人次13500人;2场免费的二沙岛广场音乐会,让市民近距离面对面对话古典音乐。广州大剧院全年上演了共178场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歌舞、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其中包括了30余场公益演出。

公益电影

2010年全省各地加盟“广阔天地”农村数字院线共有135个放映单位、616支放映队。在省广电局的部署计划下、珠影集团―省电影公司的领导下,散布在全省各地15个地市105个县市区的放映单位累计履行公益数字放映共81427场(故事片394部76962场,科教短片43部4465场),其中承接履行2010年农村放映省级负责场次任务55628场,完成家电下乡场次4000多场、“长春电影节优秀影片”、“影动南方―――――向日葵文化公益行动”等多项放映项目,全年公益放映场次惠及全省城乡观众2360多万人次。

公共文化设施

自去年5月18日省博新馆向社会正式对外开放以来,7个多月时间,免费接待观众总量突破了150万人次,月平均接待观众21万多人,创有史以来参观人数之最。与此同时,省属重点文化项目工程顺利推动,友谊剧院改造项目、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首期工程竣工启用,省博物馆新馆落成开馆,广东演艺中心(含大众艺术馆)、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演艺大楼等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获得实质性进展。

公共文化服务

广东省在“115”计划期间共完成建设农家书屋12291间,比原定11023间的计划逾额完成了11.50。去年在省文化厅主持之下,全省新增活动图书馆7家、活动博物馆2家,同时改进文化服务管理模式,启动了“广东文化”建设,建立“上图书馆”、“上博物馆”、“上剧院”等数字化文化服务,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文化资源的横向活动和向基层拓展的力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