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习近平
百年风雨,百年奋斗,百年辉煌,百年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百年拼搏,教育从未缺席。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中,都有教育人的身影。在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教育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薪火相传,精神不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追溯中国共产党人构筑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
知史爱党,学史增信。只有了解、走进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史,才能自觉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
年7月到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人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出发点,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为时代最强音,在28年的浴血奋战中,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种子开始孕育、发芽并渐次生长。
年到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其精神谱系的主旋律是涵养爱国奉献的奋斗精神,孕育出广大人民群众“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庆精神、“两路”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等。这一时期,以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中国共产党继续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也创造培育了饱满丰硕的精神果实。这一时期产生的具体精神形态主要有拓荒牛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改革开放是这一时期的鲜明标志,改革开放精神也成为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形成以奋斗为主题,以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为主要代表的精神图谱。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蒙古马精神、硬骨头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战精神、长征精神等进行深刻阐释,赋予它们以新的时代意义。他还一再强调斗争精神、自我革命精神、钉钉子精神、宪法精神等,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两个大局的历史担当,展现了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久久为功的奋斗姿态和风采。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特征
亲其道,信其师。赓续伟大精神,必对伟大精神之丰富内涵,有深刻的理解、高度的认同和发自内心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是一座座精神丰碑,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以独特的实践形态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实质是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精神系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阐释了我们党“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要求,凝结成为党的核心价值,升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不断丰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拥有厚重的实践属性和崇高的道德品格。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转化为人格的力量,是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的,这使精神谱系中每一种精神,都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说到红船精神,我们会想到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在五四运动前后对救国真理的多方寻求和反复比较,想到那一代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信仰选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因为它占据了道义高点,拥有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人格的审美升华。每一种精神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特定环境和特定考验面前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实践,成为人类精神世界良好美善的崇高天地。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智慧、意志、情感、性格和传统。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传统中的大同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理想,舍生取义与英雄主义气概,以及知行合一与实事求是,自强不息与独立自主,凡此等等,都可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激励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师之所在,道之所存。
伟大精神的赓续,基础在教育。
伟大精神是永恒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跨越时空、绵延厚重,积淀着我们党崇高神圣的初心使命,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挖掘革命精神资源,弘扬革命精神文化,强调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教育为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代代相传、光耀千秋,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在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一定要学习和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领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作者王磊,系上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