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看年,我有一种从跑道下溜下来的感觉。
好处是形成了一个旁观的视角,并且看到了更宽的世界和更真实的自己。
这次回国,跟朋友聊天,发现这个跑道的感觉更加强烈。
这个跑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宿命,它从人们出生开始就进入了规则的设定,有个词:应该。
3岁了应该上幼儿园,6岁了应该上小学,12岁了应该上中学。
放学了应该做作业,考试应该考得好,升学应该考更好的学校。
大学应该考研究生,考了硕士考博士,博士毕业找个稳定工作。
工作之后再考虑娶媳妇,学着生孩子,再把前面的事办一遍。
跳出来看一眼,就像一个机器。一台螺旋上升的机器,其中最巧妙的设置就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上不断有提升,住房面积在增加,购买力在增强,衣食住行不再是问题。给人的错觉就是,我在变好啊。
我觉得只是监狱的条件改善了。
社会给人的支撑是很好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国家、公司、社团的出现。但是这些组织都是为了维持一个共性的利益而产生的。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个老杰克,放飞了陪伴自己的小鸟吧,然后在自由的世界里自缢。
我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家里给安排去银行,我跑了。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家里安排学校当老师,我跑了。
一个人,一个包,到北京闯荡,找工作找了俩月,为的就是把命运留在自己手里。其实还看不到背后那只隐性的手。
还有一个恶棍就是媒体。
媒体在一直努力创造一些神话和梦想,像胡萝卜一样诱惑,每个人看到一些美好的成功形象,作为自己的偶像也好,假想敌也好,总之是在努力扮演努力追赶,在一条更高更快更强的流水线上你追我赶。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到今天应该是新闻至死了吧。
成功,成功又是什么呢?成功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是自己想要,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你应该要的。
这几年我也参与了关于心理学的一些创业,和几个活跃的心理学者成为朋友,并且以身试法的去当了来访者。逐步发现心理问题已经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当然,很多人看到这是一个商机,但是!目前一切的心理学方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运气足够好,可以跳脱原有困局的束缚,从容一些地进入另一个束缚的层面。
这期间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追逐梦想与活在当下的矛盾。
眼里他人的成功和心里对自己的预期,跟自己当下的对比,产生了大量的噪音和旋涡。
活在当下没有问题,但是追逐这个事却是一个无穷尽的苦难。不停地打boss通关,不断地制造和优化目标,把一个一个欲望甚至不切实际的欲望转化为希望。希望是个很美好的字眼,它却在美好背后深深地毒害。
我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一部分是来自心流!
心流是我能够沉浸在某个时间的静止,而不是运动,那张漫无止境的运动永远带不来心流,比如说看手机,不停地看手机,不停地获取外来的信息。
意识里达到的高度和自我能力越接近,人才会越自洽,越幸福!
我想要说的,其实是远离媒体,远离无效社交和信息,回到生活,回到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菜市场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当下才是最好的人间。
我知道我很另类。我只是不希望很多人蒙着眼睛。
赵剑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