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让心理咨询变简单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8-5-13 21:35:15   点击数:
  

ACBS大会马上就要红红火火的播出啦(大会盛况请点这里)!前两天我们的文章介绍了ACT接纳承诺疗法的创始人海斯博士和威尔森博士人生经历:海斯博士用ACT克服了惊恐障碍(海斯博士的介绍请点这里),威尔森博士摆脱了毒瘾与自杀倾向,逆转了自己的人生(威尔森博士的介绍请点这里)。

他们都在困境中坚持了下来,在爱之中不断成长,他们用个人的自助经历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如意。那么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呢?

心理咨询师,尤其是绝大多数的新手心理咨询师,都有这样的困惑:

砸钱学了很多疗法,也学了很多年,牺牲了陪伴家人孩子朋友的时间,却迟迟无法出师,感觉自己知识很多用的时候却捉襟见肘,甚至连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帮助不了,时常感到受挫又气恼。

那到底有没有学了立马就能用的心理疗法?

有没有预防来访者脱落的疗法?

有没有综合了所有疗法精髓的疗法?

有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疗法?

有没有简单直接行之有效的助人助己疗法?

有!

在国外已经火得不行不行的ACT(接纳承诺疗法,请跟我连起来读~[?kt]),就有以上优势!

并且还不只这些,

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里的核心疗法、中流砥柱,20世纪80年代兴起,由美国内华达大学的斯蒂夫·海斯教授(StevenC.Hayes)及其同事创立,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近50个国家在推广和应用ACT,仅在美国就已有数万咨询师接受过培训。

我们国内的ACT领航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祝卓宏教授,从年将ACT引进国内,在ACT的咨询培训与推广上深耕12年,ACT学员遍布全国,国内已有数万咨询师接受过培训。

照这趋势下去,再不学ACT,你就out啦!

ACT简单易上手,学了就能用,并且有“套路”!

ACT发展这么神速,当然得有“神器”啦!

第一件“神器”:ACT的六边模型

这个模型简单全面地概括了人类痛苦的六大根源,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痛苦的六大根源即

1、总想消除痛苦的感受——经验性回避,正如与焦虑、抑郁、压力、愤怒等情绪抗争;

2、把想法当真,被头脑绑架——认知融合;

3、总是回忆过去或担忧未来——脱离当下;

4、武断地给自己贴标签——概念化的自我,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5、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价值不清;

6、付出很大努力却一无所获,让情况越来越糟——冲动、不动或无效行动。

以上六方面就是ACT的心理病理过程

痛苦的六大解药即

1、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可改变的——接纳;

2、看清想法的本质,只是语言而已,有时不必当真——认知解离;

3、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正做的事情上——活在当下;

4、跳出自己,反观自己——以己为景;

5、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而活——明确价值;

6、做有用的事情,不白费力气,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行动——承诺行动。

以上六方面就是ACT的心理治疗过程

所以ACT不仅让你知道来访者为什么会陷入困境,还能告诉你该如何帮助TA走出困境,有些疗法让你“知道了原因,但不知道怎么办”,有些疗法让你感到“我知道,但我做不到”,而ACT攻克了这些难题,让咨询变简单!

第二件“神器”:隐喻、练习和小道具

在六边的形每个模块下,都有很多隐喻、练习和小道具,比如“陷入泥沼中的人”、“与魔鬼拔河”、“棋盘隐喻”、“T字谜”、“中国指套”等,作为你咨询中的“百宝箱”或“哆啦A梦口袋”,随时随地调取使用,关键是你掌握背后的“门道”后,ACT还鼓励你创造适合自己适合来访者的隐喻或练习,分分钟就可以让你的来访者体验到什么是接纳,或其他五个维度。

第三件“神器”:ACT的“套路”

作为新时代的心理咨询师,没点“套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心理的。比如来访者刚到咨询室,咨询师第一句话说什么好?如何明确咨询走向?如何商定咨询目标?怎么谈才不会跑偏?如果跑偏如何拉回正道儿?结束时如何再强化来访者的收获?……

除此之外,ACT还有一套基于六个维度的54问经典问句,hiahia,当你在咨询中头脑空白或卡壳时,任意抛出一句,就能让咨询进行下去,比如“在ACT里,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想法的真假,而是它们是否有帮助。如果你紧紧拽住这个想法,它能帮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吗?它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目标、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像你想成为的人那样行动吗?”

另外,ACT还有简短有效的“心理灵活性”评估量表,以及咨询中可使用的“个案概念化”、“价值罗盘”等高效工具,让你的咨询变得就这么简单!

第四件、第五件“神器”……

还想知道?嘿嘿,暂不剧透~

ACT每次咨询的“启承转合”,让你的来访者既有收获又不脱落!

中国ACT领航人——祝卓宏教授,根据自己20多年的咨询经验,及10多年对ACT的钻研,独创了“启承转合”的咨询流程,让每次1小时的咨询时间里,让来访者从领悟到行动、从心理到生理,都沮丧而来,满意而归。启承转合的所有技术,都包含在下面这张图里了,就这么简单!O(∩_∩)O~

ACT涵盖了大多数疗法的核心起效因素

作为新手咨询师,你可能学了精神分析,感觉起效太慢又去学CBT,学了CBT感觉太累又去学森田,学了森田感觉与目前正刮起的正念风有相似之处,又去学正念,学了正念又发现后现代里的叙事、焦点等也不错……作为一名咨询界小白,也许你还没靠咨询挣到钱,就已往心理培训里砸了不少银子,让你不禁仰天长叹“心理咨询师真是个奢侈的职业!”

但,好消息是,终于有了一个综合的心理疗法,集各家所长,让你学了这个疗法,就好像吃了“满汉全席”,一应俱全。

她就是A!C!T!

精神分析重视原因,探讨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从而为自己的现状赋义,在帮助来访者接纳过去方面与ACT异曲同工。但ACT不会在童年上停留太长时间,反而认为过于挖掘和解离过去,不过是人主观堆砌的语言和词汇而已。而ACT强调像放录像带一样,用旁观的眼光看自己,可能会在接纳上做得更高效。

CBT强调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情绪,瓦解不合理信念对人的影响,这与ACT里的认知解离不同,但又有联系。ACT也强调认知和想法,但策略不同,ACT不区分想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而是想法“存在即合理”,我们控制不了想法的产生,但可以改变与想法的关系。所以CBT改变的是想法的内容,ACT改变的是人与想法的关系。“我是笨蛋”这个想法也许是事实,但ACT认为你可以带着这个想法,仍去做自己看重的事,而不受其控制。

其他疗法也有与ACT结合的地方,用中国ACT领航人——祝卓宏教授的话来说,ACT就是“吸星大法”,可以把大多疗法中的精髓都吸进来。

所以,学了ACT,“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往心理学培训中不断砸钱啦!”

以下图片只是小编自己的理解,欢迎拍砖!

ACT更适合东方人,你从出生就已具备学习ACT的慧根!

ACT有很深厚的佛学根源。祝卓宏教授曾将ACT的六边病理与治疗模型与佛学中的六盖和六度做了很好的对应。佛学这一拥有年历史的方法,在科学心理学萌芽以前的长久时间里,在维护人类心理健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这也为ACT的科学性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所以作为东方人,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熏陶和成长环境,已为我们打下了学习ACT的慧根,所以,科学化的佛学已经到来,快来把ACT收入囊中吧!O(∩_∩)O~

那学习ACT,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

全球ACT学术组织——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CBS,







































白癜风的食疗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1757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