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逝世,甚感惋惜与不舍,中学时代路边购得《金庸全集》,全班传阅直至翻烂的情景浮现眼前。那曾是无数人的精神食粮,并将影响我们的一生,生在拥有金庸的时代无疑是幸运的。
金庸先生虽然故去,但是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让中国人乃至整个华人世界世代享用。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学成就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金庸作为其开创者之一,也是集大成者,著作颇丰,活生生创造出一个浩瀚的武侠世界。这个世界叫江湖,江湖里有腥风血雨,也有荡气回肠,有家国大事,也有儿女情长,上下千年,宛如灿烂画卷。
他写人物形象鲜明,又性格饱满,郭靖的愚钝、勤勉、忠厚、英勇浑然一体;黄蓉的美丽、精灵、古怪、专一相得益彰;杨过幼时敏感叛逆,成年后侠肝义胆,自然转变。
他写爱情既浪漫又现实,没有完美唯有痴情,杨过与小龙女,先有无辜受辱的残缺,后有16年等待的煎熬,最后有情人相守天涯;段誉与王语嫣,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苦苦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还有乔峰与阿朱,短暂的甜蜜,长久的痛苦,凄凉伴着美好,可歌可叹。
他写打斗写战争,仿佛身临其境,大气而细致,血洗聚贤庄、决战少林寺、围攻光明顶、华山论剑、襄阳死守,无不是经典场面,历历在目。
就连虚无缥缈的武功绝学,他也能写得一招一式,真真切切,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九阳神功、六脉神剑、葵花宝典,广为流传。
金庸的作品,为电影,电视,音乐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和灵感,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精神影响
金庸虽是写武林,写江湖,但是绝不只是打打杀杀,他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倡导仁爱,和平,正义,勇敢才是金庸小说的价值所在。
萧远山和慕容博一笑泯恩仇,乔峰断箭自尽止兵戈,郭靖誓死保襄阳,都是大义凛然,这是才是武侠精神。武者,无所畏惧,侠者,仁义宽厚。
武侠世界,是暴力的,也是和平的,是残酷的,也是浪漫的,仿佛现实世界的缩影,而又比现实世界可爱干净,已然作为我们的精神寄托。
通过书籍和影视的传播,金庸的武侠世界已经家喻户晓,武侠精神已深入中国人骨髓,影响众人行为处事的方式,而这种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武术发扬
金庸小说并非全部凭空编造,而是依据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挥想象改编而成,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武术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
武侠,肯定离不开武,金庸创造性的把只是肢体动作的武术,神话成飞檐走壁、劈山开石、隔山打牛的神功,看起来太虚假,不合理,没有成年人会把它当真,却让小孩子觉得异常有趣,引领他们学习,引领他们尚武。
有多少人就是从小看武侠小说爱上了武术,喜欢上了运动,后来就算没成为武林高手,至少也能强身健体。
除写武侠小说外,金庸先生还是个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才华横溢,硕果累累,他身体力行,笑傲江湖。他的作品必将时代流传,继续影响后人。他在《神雕侠侣》里面的一句名言,同样也可以送给他自己: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