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光学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发展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在这里,他和光学专家龚祖同带领科技人员熔炼出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出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万能工具显微镜、第一台大型光谱仪、第一台晶体谱仪、第一台光电测距机以及第一台多倍投影仪,后被称为“八大件、一个汤”,使中国光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提升。
他是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的创始人、第一任校长、名誉校长。如今,这所学校已经培养出16万名毕业生,分布在大江南北、五洲四海。这所学校已成为培养中国光学人才的摇篮和研究开发基地,为国家发展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就是长春理工大学的老校长王大珩。
近日,纪实片《我们的老校长——王大珩》在长春理工大学首映。该纪录片以王大珩一生爱党报国的感人事迹为主线,共分为“鞠躬尽瘁的爱国科学家、贡献卓著的功勋科学家、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桃李芬芳的杰出教育家、永垂不朽的高尚精神和发自肺腑的深切怀念”6个部分,生动再现了他的卓越贡献、伟大情怀、高尚品格和科学精神。
该纪实片由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和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拍摄制作,王大珩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长理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作为总策划,亲自执笔并指导创作。
姜会林在首映式上说:“长春理工大学从创立到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老校长王大珩的心血,编制这部纪实片,就是要教育年轻一代以王大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玉新寄语学校师生,传承王大珩先生爱党爱国、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博大精专、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继承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崇高的树人风范。
纪实片在师生中引发了深深的共鸣。姜会林的学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董科研说:“我们要在王老精神的指引下,突破一项一项的关键技术,把学院建成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基地、国际合作的基地以及成果转化的基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张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校长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将永远印在我们青年学生心里,激励我们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爽)
热点视频推荐↓↓↓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爽责编:张永群编辑:吴亚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