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2-16 17:45:17 点击数: 次
金秋九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教育与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陈亚萍团队被授予“年度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在精神分裂症研究、防治与成果推广工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医院获此殊荣。据悉,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最早由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联合设立,其目的是奖励在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团队负责人陈亚萍,现任浙江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宁波市精神病院院长,副高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为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宁波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委、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咨询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秘书长等职。陈亚萍(左三)与康复科工作人员探讨下一步工作规划创新探索新模式精神分裂症是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据WHO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38%-0.84%,我国精神分裂症月患病率为0.%。目前我国人口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达数千万。由于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恶化,部分患者有发展为衰退和精神残疾的可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据WHO进行的统计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严重,可达到15.7%(发展中国家)到41.6%(发达国家),已成为严重的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显然,要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好恢复社会功能,重返工作岗位,减轻疾病痛苦,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仅仅靠药物治疗显然难以完成的,只有配合社会康复治疗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如何巩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全面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致残率和疾病的复发率,让患者真正回归社会,一直是陈亚萍秘书长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此,在研读大量精神康复文献并学习香港、上海等先进地区精神康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年陈亚萍设计了模拟生活场景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疗效研究的课题,此课题很荣幸得到了国内精神卫生领域专家们的支持与指导。多年来在各级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在社会和家庭的支持配合下,在团队成员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模拟生活场景康复训练成效明显,并得到了患者和家庭的肯定。由此激励着陈亚萍和她团队一直坚守并不断完善提高。模拟生活场景的社会化职业康复,就是让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一个开放的模拟“大社区”中,如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技能,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恢复并改善社会功能,从而使患者能在心理和行为上真正回归社会,消除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和自信。对患者而言这种过渡性的康复形式更接近现实,使他们对现实有可控感,更愿意接受治疗,依从性高,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病耻感低,肇事肇祸减少。对管理者而言,管理效率高,康复疗效明显,医疗卫生成本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良好,家属满意度高,复发率和致残率低,工作人员职业价值感提升。凸显成效助康复年至今,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训练”这个康复模式,陈亚萍秘书长所带领的团队已推出了十余个社会化职业康复岗位,精神医院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医院尤如一个“大社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病耻,有的是关爱和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