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疾病精神病勿要走入这几大误区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11/27 9:00:21   点击数: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原标题:精神心理疾病≠精神病!积极预防勿要走入这几大误区!

当今社会,很多人对精神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或亲人得了精神心理疾病,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意味着是自己不正常或者有精神病,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心理上的痛苦折磨,以致于夜不能寐,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也不愿前来就诊。

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其实是源于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所造成的,面对“病耻感”应理性看待。精神心理疾病并不等于精神病,我们常常走入这三大误区!

错误认知一:心理问题=精神病

人们认为心理问题就等同于精神病。比如很多人担心自己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这是典型的认知误区,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截然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同“心理感冒”一般常见,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现象,比如情绪波动、对婚恋情感的困扰、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与现实有关,且保存完整自知力;精神分裂症或会出现明显的抑郁等情绪问题,其大部分多与荒谬的妄想密切相关,而且患者自知力是明显欠缺的。

错误认知二:不接纳负面情绪

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已经把心理问题与个人的精神素质联系起来,认为不开心就是想不开,甚至贴上“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精神素质的标签。事实上,人的成长路上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比如失恋、落榜等挫败感,这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更顺利的发展,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错误认知三:拒绝心理咨询

有些患者有一种极端的认识,就是认为心理咨询没有多大用处,无非是讲讲道理,做做思想工作,因而忽视或者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

事实上,心理咨询与治疗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它与思想工作有着本质区别,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心理学理论和技巧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予以咨询与治疗,治疗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求助者只要了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就可以打消顾虑,克服病耻感。要知道,一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咨询,这不仅不代表脆弱,相反,意味着他在积极面对问题,是勇敢而有力解决问题的开始。

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几大误解

1.精神心理疾病只是一般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自我调节一下就好。

专家解释: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组有着脑神经和生理生化指标改变的疾病!它和高血压、肾炎等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球超过10%的人在他生命的某个阶段会罹患精神心理疾病。一旦确诊为精神心理疾病,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自我调节有可能一时缓解其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患了精神心理疾病一生都得受此疾病的折磨。

专家解释:精神心理疾病可以症状完全消失并恢复社会功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精神心理疾病可在半年到数年不等的时间内康复。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医院和医生,并坚持治疗。

3.得了精神心理疾病的人都是“疯子”、“傻子”。

专家解释:精神心理疾病是每个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它就像感冒,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我们没理由歧视精神心理患者,也不必为有心理疾病而自感羞愧。精神心理疾病并不是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者的专利,只是几率不同。

4.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药物副作用很多,吃药是自找罪受。

专家解释:很多患者害怕服药,怕药物的副作用给自己带来痛苦,怕药物依赖,从不肯吃药或一好转就停药,造成治疗不规范,病程迁延不愈。其实现在很多新型的药物副作用很少很轻微,成瘾性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用,不但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一旦确诊,就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坚持正规治疗直到痊愈!

如何预防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事物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做到冷静而稳妥的处理事情。同时也能有心胸开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2、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以内。假如一个人不能客观制定目标,结果往往是目标落空,在个人心理上蒙受打击,产生挫败体验,给自信和心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3、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就会事事处处感到不顺心、不如意,常常为嫉妒而烦恼。只有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才会心理平衡。

4、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应学会对不愉快的事冷静分析,学会理智抑制不必要的冲动,不感情用事,做到情感适度。

5、学会交往,乐于交往人际交往是需要掌握方法与经验的,再差的人际关系也是可以调整的,首先迈出交往第一步,逐步学会乐于并善于交往。人际支持系统可以让烦恼变得无意义。

6、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排除体内一些致郁废物,转移人的注意力,宣泄人的压抑情绪,给人带来一份好心情。

[来源:青岛卫生健康编辑:古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2507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