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研究战争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结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2-7-1 15:16:57   点击数:
  

庄焰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日本文学与理论。

内容提要在半生回忆录《羊之歌》中,加藤周一在书中描述了年代末到年间日本的社会生活样貌,并批判性回顾了自己及周围知识分子对法西斯政权和侵略战争的态度,是一本自个人视角评述日本人战时战后意识形态的重要回想录。本文将《羊之歌》中加藤对战时日本人,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战争认识的描述,与他在同时期其他批评文章中对支持侵略战争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批评相结合,分析呈现加藤对日本知识分子错误战争认识之精神根源的探究。

关键词加藤周一《羊之歌》反法西斯日本知识分子战争认识

一、关于《羊之歌》

《羊之歌——我的回想》(『羊の歌:わが回想』,)是日本思想家、评论家加藤周一(—)在年近半百之际“回首前半生”写就的散文体回忆录,由《羊之歌》和《续羊之歌》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最初都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朝日期刊》上,连载结束后,岩波书店将两作结集,以《羊之歌——我的回想》(后文简称《羊之歌》)为名出版发行。在这本回忆录中,加藤全面回顾了自己半生的经历,并据此为轴对昭和以来以军国主义法西斯侵略战争为核心的日本政治、社会生活和普通人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批评性回顾。

(加藤周一与《羊之歌》,图片源自必应和豆瓣)

据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所言:“《羊之歌》是岩波书店少有的兼具畅销和长销属性的作品。”岩波书店自年起推出岩波新书系列,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发行了约四千三百个品种”,其中“无论是销量还是受欢迎度,《羊之歌》都毫无疑问可以进入前五之列……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所热爱和持续阅读”,“短短半个世纪里[便]重版了六十次”。然而马场也表示,《羊之歌》并非一直畅销,该书在20世纪的销量有起有伏。在《羊之歌》问世的年代末,整个日本社会都在反思战争责任问题,普通读者也热衷于阅读著名知识分子、思想家们对战争时期法西斯政权的罪责以及战争责任问题所做的反省和批评,故而该书一出版就十分畅销。然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美同盟关系的框架下,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变得无足轻重,大多数日本人不再执著于追究自身的历史责任问题,大众对知识分子就日本的侵略历史所作的反思和批判也不再抱有兴趣,《羊之歌》在这时也就不再畅销了。这一时期日本人丢下了历史问题,去政治化的倾向让民众更加青睐轻松愉快的话题,“大众媒体趋向趣味化、娱乐化、碎片化”。不过,“到20世纪末,随着日本国内保守潮流的增强……右倾化、保守化、排外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习惯了轻松氛围的人们再次感受到危险的气息,于是有“更多人感到有必要倾听那些经历过战争、一贯反战的知识分子代表的声音”,这让《羊之歌》再次畅销了起来。

在谈到《羊之歌》的文类定位时,马场公彦表示应将该书归类为散文体自传文学:“如果放在德国文学谱系中,[这本书]会被当作成长小说、人格形成的文学记录。”然而,尽管该书内容确是由加藤的自我成长经历所组成,但这些成长记录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围绕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2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