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一个民族的高度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7-1-2 11:49:44   点击数: 2 次
  医院订阅哦!

精神,一个民族的高度

——访白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有感

  

■杨敏

  

  前不久,因公务出访,我们一行来到“万湖之国”白俄罗斯,并在白方的特意安排下,参观了著名的二战遗址——布列斯特要塞,有机会从这座写满血泪和悲壮故事的堡垒中,去追忆那场在绝境中坚持的战斗,去寻找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贵,去思考这个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坚守的东西。

布列斯特要塞布满弹孔的墙体

  布列斯特要塞位于白俄罗斯西部边陲小城布列斯特境内,与波兰隔河相望,是连接华沙至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在欧洲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年12月,俄德在这个要塞内签署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约》,苏维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新生的政权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机”。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国法西斯军队越过布格河,对布列斯特要塞发动突然袭击,打响了进攻苏联的第一枪。驻守要塞的余名苏军官兵,在陷入重重包围的绝境中,顽强抵抗,决不投降。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宣传海报

虽然身后祖国的大片国土已经沦陷,战线已推至莫斯科,没有任何人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但要塞保卫者始终没有停止战斗,并一直向后方总部发出“这里是要塞,我们正在战斗”的讯息,坚守要塞长达三个月,直至全部牺牲。

  

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要塞保卫者扎夫里洛夫少校

  多年以后,人们在要塞地下堡垒的墙壁上发现了许多无名战士用刺刀和弹片刻下的遗言:“我们就要死了,但我们绝不离开要塞”、“我很渴,我不会投降,永别了,祖国”、“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巴杜林和库哈尔科夫,我们在继续战斗,苏维埃祖国万岁”……这是英勇的要塞保卫者最后的誓言,是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象征。

要塞保卫者用刺刀和弹片刻在墙上的战斗誓言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之惨烈、之传奇,我们已经从许多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有所了解。虽然这场战斗只是战术规模,但其影响以及产生的历史和精神价值,却具有战略性、国家性甚至是民族性。在白俄罗斯人民心中,布列斯特要塞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防御工程,而是斯拉夫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坐标,是一座永远攻不破的精神堡垒。

反映要塞守卫者冒着炮火取水的雕塑

  参观要塞那天正逢周末,与国内一些红色旅游景点不同的是,来这里参观的很少有旅游团,几乎都是以家庭和学生群体为单位。要塞内没有兜售纪念品的小贩,没有喧闹嘈杂的商业街区,到处是绿树鲜花和富有冲击力的雕塑。每一处战斗遗址和英雄碑刻前,都摆满了参观者和新婚伴侣敬献的鲜花。要塞的铁门上,系满了黄丝带,以示对英雄的崇敬。参观的人们衣着严整、神情庄重,一举一动都很有仪式感,高贵的精神气质,体现出白俄罗斯民族对历史的珍重和对牺牲者的态度。

参观者用黄丝带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白俄罗斯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富裕,人均月收入不到美元,马路上看不到高档车,都是低排量的小型轿车,城市乡村几乎没有高档社区和别墅区,更没有豪华商场和大型酒店,但人们过得平静安逸,富有满足感。

布列斯特要塞纪念塔如一把利剑,直刺苍穹

在首都明斯克,在边城布列斯特,我们不仅感受到蓝天如洗、大地如茵、乡村如画的美,更被白俄罗斯人那种富有精神质感的生活所叹服。这是一个崇尚英雄、注重精神、喜欢阅读的民族,目光所及,到处都耸立着民族英雄的雕塑和纪念碑,到处都有捧书阅读的身影,到处都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所蕴涵的精神魅力,生活虽简单,却显得有气质、有内涵、有品位。

英勇抗敌的要塞保卫者雕塑

  正如哲学要思考时代问题一样,我们对今天的世界、今天的精神,同样负有思考的责任。这次对白俄罗斯的访问,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个国家的精神状态,谈论最多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并由此想到我们的精神。

要塞牺牲者墓前摆满鲜花

如同布列斯特要塞是白俄罗斯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也同样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同样拥有太多太多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革命的胜利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燃烧着理想之火的精神史册。

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曾经的政治雾霾也一度让我们的信仰、主义和精神蒙上了灰尘,彷徨和迷惘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些功利,少了一些淡泊;多了一些奢华,少了一些气质;多了一些媚俗,少了一些风骨,甚至有人怀疑,我们还有精神吗?这不禁使人想起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转移南下至昆明时留下的那张合影: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那气魄,那傲骨,足令人敬畏。这是苦难中的一道光芒,是中国人理想中的精神。对这张老照片的感慨,其实就是在扪心自问,面对今天的种种诱惑和考验,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是否还能在曾经的激情和理想中找回我们的精神。

南迁跋涉途中的联大教授们

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向梦想进发的路上,我们更需要精神的滋养和支撑,更需要用精神来提升中国的份量和质量。习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并正在争做世界文明的领跑者。但不能不说,我们的精神引领、精神建设和精神塑造,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大国崛起的精神之需。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去倡导、培养和宣传包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内的一切优秀精神,用精神的力量托举伟大的中国梦,让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精神的光芒和魅力。

  精神不是GDP所能拉动的,不是豪宅名车所能体现的,不是丧失信仰的人所能拥有的。真正的精神,来自对优秀文化的自信、对崇高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经济指标可以决定我们能走多快,但精神品质却决定着我们能走多远、走多高。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温战争与精神的话题,就是要在历史与现实中,寻找精神的原点;就是要在走得太快时,等等落下的灵魂;就是要在势利名禄中,保持一份高贵。

诉说精神故事的断壁残垣

  七十多年过去了,布列斯特要塞布满弹痕的墙体,依然在诉说着关于精神的故事。同样,“致远”兵舰上的铁锚、杨靖宇腹中的草絮、黄继光身上被打碎的棉衣,也同样在诉说着中国故事、中国精神。我们坚信,对精神的解读,中国人会讲得更生动、更深刻、更有震撼力。

  

  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状态,更是一个民族的高度。

此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图片监制:刘海山主编:王文、李增瑞编辑:魏国荣、王化炜、周达峰、韩尧镪邮箱:wjxinmeiti

.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1394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