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疾病容易盯上哪些人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7-1-2 11:49:44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普通大众追求人生幸福的重要阻碍。据估计,中国目前约有1.73亿的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其中万人被诊断为严重心理疾病患者。到底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侵扰?有哪些表现是心理疾病来袭的征兆?

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

1.工作压力较大的都市白领

随着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都市精英白领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精神状态高度紧张,又难以得到及时的调节,容易使其身心过度疲劳,导致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

2.追求事业成功的企业老板

这类人群大多具有自我要求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格特点,为了追求事业的不断发展,常常在工作上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压力和要求。一旦不能自我满意,就会陷入心理失衡的状态。如若遭遇事业上的大起大落,又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调适,严重的挫败心理就极易诱发精神障碍

3.学习任务繁重的在校学生

面对着沉重繁杂的学习任务,承载着家庭学校的殷切期盼,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使绝大多数在校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中,稍有不慎遭受过度的其他压力,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侵袭。

4.遭受情感创伤的中青年人

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难以承受婚姻不幸的巨大打击,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寻求不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5.严重缺乏关爱的空巢老人

尽管现今大部分的老年人在物质生存方面有着基本的保障,但却因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精神生活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怀。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关爱已经成为诱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一大重要因素。

6.家庭过度溺爱的独生子女

长期处在家庭中心的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任性、自私、受挫力弱的性格特点,再加之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极易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7.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

长时间处在不如意的社会境地,会强化个体的自卑心理。由于对社会的无法适应,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以及对未来的无望感。如若不及时加以调整、疏导,可能会出现自暴自弃或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

心理疾病的征兆

1.强迫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强迫现象都与强迫症有关联。有些强迫现象是完美主义倾向个性特点的表现,偶尔的强迫行为和心理是正常的,不必产生过分的担忧。但是频繁的严重影响到个人正常生活的强迫现象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2.焦虑情绪

焦虑是一种对未知结果的紧张情绪。正常的焦虑情绪通常都是具有明确现实原因的(如工作变动、考试临近),会随着事情的解决而逐步消逝。如果长时间处于莫名的焦虑状态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前兆了。

3.抑郁情绪

我们常常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感到抑郁,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抑郁情绪。当出现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同时伴有身心疲惫、兴趣缺失、饮食睡眠不佳等现象时,就可能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了。

4.恐惧情绪

恐惧是一种对特定对象的紧张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这是属于正常的状态。如果突然对我们原本不恐惧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或者恐惧情绪强烈到持续不可抑制的地步,就可以存在恐惧症倾向了。

5.歇斯底里

当我们遇到突然巨大的外界刺激时,会出现的一种过度情绪反应,多见于胆小的妇女和儿童。如果短时间内经常反复出现对外界事件的过度反应,就是一种非正常的表现了。

6.疑病

当身体有不适感时,会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医院进行了反复检查没有问题之后,仍然无法消除疑虑,就可能是疑病症的征兆了。

7.幻觉

幻觉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当我们坚信自己听到了或看到了某种不可能听到或看到的内容时,同时出现的频率有增无减,就需要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了。

8.妄想

妄想也是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比如当我们听到一群人在背后谈笑风生时,坚定的认为他们在嘲讽自己。如果有类似情况出现,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诊断了。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1400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