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饮食影响孩子精神状态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2-7-2 16:55:44   点击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48075655183856&wfr=spider&for=pc

有关专家的研究指出:日常饮食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状况,同时对人的性格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长期素食,久忌荤腥,造成体内蛋白质缺乏者,常常会引起忧郁焦虑、情绪低落的症候;脂肪摄入过量也容易使人烦躁、忧郁和疲劳。营养学家认为,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若氨基酸的摄入不足,尤其是气氨酸、酷氨酸和蛋氨酸的缺乏,会影响大脑制造神经递质等物质的合成,体内的甲肾上腺素含量也会降低,这将会使人萎靡不振,精神忧郁;此外,B族维生素的缺乏也能使人记忆力减退、健忘和神情淡漠。根据与上述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食疗”这一手段,来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辅助治疗(当然心病主要还是用心理疗法来治疗),以促进孩子心理的早日康复。

①孩子性格不安定、易怒,这可能与孩子缺钙、磷及维生素B有关。我们应考虑多让孩子吃些含钙、磷及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如大豆、菠菜、牛奶、花生、橙子、鱼虾、葡萄、鸡、土豆、贝黄、杳、粟子、鱼、虾、蟹等。

②孩子的患孤独症可能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科学证明,高糖、高脂肪和动物性蛋白等食物中的磷硫氯等在体内易于形成酸,故有人把富含这些成分的食物统称为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富含有钾钠钙镁等成分,在体内表现为碱性,这些食物被称为“碱性食物”)有关。因此,要注意膳食的酸碱平衡。

③孩子做事虎头蛇尾,这可能与孩子缺维生素B、C或过量食用“酸性食物”有关。我们应考虑让孩子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如辣椒、鱼肝油、笋干,或是平时少食肉类,多吃水果、蔬菜。

④孩子长期情绪多变,爱激动、喜欢吵闹,或性情暴躁,富有攻击倾向等,应考虑可能是其甜食吃得过多,所诱发的孩子多动或者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因而美国的医生常用减少糖摄入量的方法来治疗具有攻击性和多动倾向的儿童。医学上就有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的疾病,它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⑤孩子郁郁寡欢,乏力倦怠,情绪消极,有时还发生惊厥,这可能与孩子机体缺镁有关。虽然含镁的食物比较丰富(如肉类、鱼类、蛤类、绿色蔬菜、豌豆及大部分水果),但是偏食和消化功能紊乱仍会使孩子出现镁缺乏。

⑥孩子有异食癖,可能与体内锌、锰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因此,可以让孩子多吃些牡蛎等海产品和禽类。

⑦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反应迟缓,最好在饮食中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蕃茄、桔子、苹果、白菜等,这样可使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要想避免由于饮食不当而使孩子产生种种心理疾病,我们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均衡膳食。

莫源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24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