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技能精要速览(重要复习资料)
第一节行为疗法
一、系统脱敏疗法
创立人
沃尔普
来源
动物的实验研究
原理
交互抑制:用放松对抗焦虑
适应症
有恐怖和焦虑情绪的问题
工作程序
放松训练
构建焦虑等级表:从低(0)到高(),级差细且均匀,可依不同场景建不同等级表,求助者自建,每级焦虑小到被放松所拮抗。
逐步脱敏:实物或想象。由小到大逐级循环脱敏(可反复)。焦虑数不得高于25分,开始焦虑分数不得超过50分。
注意事项
焦虑和恐惧情境有多种,分别建立焦虑等级表,然后分别实施脱敏
脱敏想象的次数多少,依求助者而定
注意等级划分不要太粗和太细
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二、冲击疗法\满灌疗法
原理
消退抑制:迅速地将求助者置身于最恐惧的情境中,求助者产生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咨询师任其自然,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反转乃至消失。
分类
现实冲击疗法和想象冲击疗法
与系统脱敏法的区别
两种都是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是缓慢暴露法,冲击疗法是快速暴露法
原理不同,冲击疗法的原理是消退抑制
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
冲击疗法不需要全身放松训练这一过程
冲击疗法不给与求助者同情的强化
适应症
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怖症
工作程序
筛选治疗对象:体检排除老、弱、病、幼。
签定治疗协议:求助者自愿接受;咨询师对治疗负责,可强制(制止回避行为);
治疗准备工作:选定刺激物;选定治疗现场;备急救药。
实施冲击治疗:刺激强度超过以往,要达到极限,以情绪逆转为标志;逆转后再呈现5-10分钟,直至求助者对刺激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治疗中未出现逆转,原因有二:一是刺激强度不够;二是不适此法。
一般1日一次或间日一次;一次30~60分钟;通常实施2~4次。
优点
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
缺点
无视求助者心理承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困难;可能失败,欲速不达
注意事项
知情同意
求助者或家属反复要求退出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应立即停止
若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时,应停止治疗
三、厌恶疗法
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
适应症
工作程序
确定靶症状:单一、具体
选用厌恶刺激:要强烈
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内隐致敏法);其它刺激
及时施加刺激: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同步
注意事项
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
签订知情同意书
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
四、模仿法\示范法
原理
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行为以及行为后果,以引起求助者从事相似行为
适应症
恐惧等适应行为障碍
具体方式
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工作程序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模仿力强,年轻,学龄期最强。
设计示范行为:有针对性,示范有感染力,模仿双方共同处越多越好。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强化正确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核心步骤
模仿法的注意事项
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一般来说,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示范者感染力和与求助者的共同之处很重要。
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
五、生物反馈法
基本原理
皮层内脏相关学说。夏皮诺最先用于临床。
操作程序
治疗前准备
诊室训练:餐后30分钟才可开始;卧或坐;安放电极;测基线值;反馈训练;交流训练体验及家庭训练记录;疗程安排;
家庭训练(华人心理网校)
反馈仪种类
肌电生物反馈仪(最成功最常用):前额和前臂安放电极
皮肤电反馈仪。皮肤温度生物反馈仪。脑电生物反馈仪。其他
适应症
各种睡眠障碍;
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某些心身疾病: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等
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
禁忌症
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
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
训练中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
注意事项
生物反馈治疗是求助者要主动参与其中才会有效
第二节、认知行为疗法
特点
咨询师与求助者是合作关系;假设认知过程机能障碍造成了痛苦;强调改变认知,而使情绪、行为改变;短期教育性治疗
贝克理论
重要概念
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规则
七种曲解
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渡概括;夸大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
五种技术
识别自动思维;识别认知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雷米理论
中心—边缘模型
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基本理论,三个阶段,压力接种训练三阶段模型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程序
建立咨询关系
确定咨询目标
确定问题:提问技术;自我审查技术
检验表层错误:建议、演示、模仿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进一步改变认知
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第三节求助者中心疗法
积极人性观
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人是可以信任的
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的唯一动机
经验、自我概念、价值条件化
心理失调的实质和治疗
自我概念和经验的三种关系:纳入、忽略、否认
心理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和经验的不协调
心理治疗的实质:重建个体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和谐
工作程序
确定略
主要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坦诚交流的技术;表达无条件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