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JCO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的研究。该研究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达到了严格意义上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并呼吁更普遍的心理社会肿瘤学干预。近期,JCO邀请荷兰自由大学医学中心(VUMedicalCenter)的JoostDekker教授、AnnemarieBraamse教授、MyraE.vanLinde教授、HenkM.Verheul教授及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AdriC.Voogd教授对此研究进行了述评。述评提出了三个问题,以讨论癌症患者是否应接受心理社会肿瘤学干预。医脉通编译。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ehnert等的研究1表明,31.8%的癌症患者达到了精神障碍的严格意义上的诊断标准。发生率最高的患者群是乳腺癌患者(42%)和头颈癌患者(41%);发生率最低的患者群是胃或食管癌患者(21%)和前列腺癌患者(22%)。Mehnert等总结道:“我们的研究证明目前对心理社会肿瘤学干预的需求十分强烈。”但是在作出“需要进行心理社会肿瘤学干预”这个结论之前,有些问题必须认真考虑。
问题一:与一般人群相比,癌症患者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是否更高?近期一项在24个国家开展的研究2直接比较了一般人群和癌症患者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各国的受访者中,12个月的焦虑和心境障碍发生率,癌症患者中为18.4%,癌症生存者中为14.6%,无癌症受访者中为13.3%。无论在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发生率均与总体相似。而近期的两项研究3,4结果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乳腺癌患者确诊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增加。基于这些研究的数据,我们计算了可归因于癌症确诊的焦虑和心境障碍的比例。结果显示,约20%-25%的焦虑和心境障碍可归因于乳腺癌的确诊。因此可以确定癌症患者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确实高于一般人群。
乳腺癌患者确诊后焦虑与心境障碍比例(点击查看大图)
问题二:患者是否能意识到他们的情绪问题并接受心理治疗?一项美国的研究5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8.3%的癌症患者接受过心理咨询,同时尚有2.5%的患者确定为心理痛苦但并未接受心理服务,即共有10.8%的癌症生存者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在癌症或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群体中,过去12个月内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患者和本应但未接受心理服务的患者占总患者数的比例分别为9.6%和3.0%,共12.6%(年获得的数据)5。一项定性研究6考察了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情况。结果显示,患者仅在被生活中所期望的目标干预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如果并不存在这样的目标,患者往往就接受了自己的情绪问题。
似乎达到精神障碍的标准并不意味着患者就存在心理治疗的主观需求。甚至当一些患者面对危及生命的疾病或难以承受的治疗时,他们也能通过向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肿瘤医生和护士寻求帮助,以解决自身问题。对于这些患者,不能机械的认为他们需要正规的心理治疗,虽然他们可能会在其它形式的支持(同伴支持或个人管理支持)中获益。显然,某些患者确实存在心理治疗的需求并且应当为他们提供治疗。
问题三:如果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症状能否得到改善?系统综述展示了一些支持心理学和药理学治疗的证据,尽管高质量试验的数量较为有限7,8。近期,关于抑郁强化治疗的试验9,10结果显示强化治疗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因此,对于焦虑和抑郁的有效治疗方法似乎适用于癌症患者,现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确定患者的获益。
总而言之,癌症患者比一般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高。并非所有达到心理障碍标准的患者需要接受正规心理治疗。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从治疗中获益,这是由于如果治疗方案合适,他们的症状很可能得到缓解。现在急需一个明确且可行的标准以判断哪些患者可能会从治疗中获益。
参考文献:
1.MehnertA,BrahlerE,FallerH,etal:Four-weekprevalenceofmentaldisordersinpatientswithcanceracrossmajortumorentities.JClinOncol32:-,
2.NakashO,LevavI,Aguilar-GaxiolaS,etal:Comorbidity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