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精神疾病的常见误解一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9-1-5 21:30:53   点击数:
  常见误解(一)

在日常诊治和与人的交流过程中,经常发现许多患者、家属和普通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解,以致对疾病的发现、就诊、治疗、康复和预后起到负面作用。如何消除这些误解,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增强防病、治病和康复回归的意义重大,以下是对精神疾病常见的几个误区,供大家引起重视和警惕。

认为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而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发病时精神刺激并不明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精神刺激只能算是诱因,根本的原因还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青年学生受到老师批评、考试不及格后出现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能说患病就是老师的批评引起的。

所有患精神病的人都是因为小心眼,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造成。

事实上,性格因素是易患某些精神障碍因素之一,但不是重要或唯一的因素,性格与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有性格不良的人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决不可单纯以为这是主导因素。

认为患精神病的人,是中邪了、闹鬼了。

确实有些精神病人感到肚子里有东西窜来窜去,凭空看到古怪的物体,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等等,有人则误认为是鬼神附体,身上有鬼作怪,要求仙驱鬼,为此花重金算命、念经,去庙里求神拜佛,甚至请专人来“跳大神”,结果劳民伤财。其实幻觉和妄想往往是重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性表现,是时候该去看医生了。

精神病是遗传病。

精神疾病的遗传非常复杂,并非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性。基因与发病之间没有必然和绝对的联系,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是患病风险或机会。

精神病治愈后,可以不再服药治疗。

大多数精神疾病很难一次彻底性治愈,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有的需要终生服药。曾有专家总结分析了24篇应用抗精神病药预防复发的研究资料,发现例服用安慰剂,有例复发,复发率为6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有例复发,复发率为30%。结果显示长期维持服药的病人复发率远远低于不服药者。

赞赏

长按







































苯酚的用途有哪些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18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