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忆,传承文脉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7-6-15 13:25:37   点击数:
  

度过今天的平安夜,迎来明天的圣诞节,然后在等待来年的情人节。但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总会觉得缺一些东西。这些嫁接到中国文化中的洋节缺少对节日的敬畏,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了浓浓的中国味。在过这些节日的同时,我们却在淡忘,淡忘了千年的文化传承,淡忘了对自然的崇敬。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众多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趁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些被年轻人早已淡忘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守护传承千年的文化信仰。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

祭灶节,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要放鞭炮。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小编:李琳赵旭坤张智翔

文字:赵云鹏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15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