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精神!这些格尔木人上了今天的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1-28 21:29:01   点击数:
  涨精神!这些格尔木人上了今天的央视《新闻

导读

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平均海拔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考察。

央视今日的《新闻联播》头题播发了题为《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新闻。

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我们身边的格尔木人出镜?

同期声+字幕

出镜

8月24日《新闻联播》

美景

延伸阅读

习总书记到长江源村同藏族同胞共话幸福生活

总书记的到来让这个藏族村庄沸腾了。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

在村民申格家宽敞明亮的藏式客厅里,习近平同他们拉起家常,了解一家人的收入、工作、学习情况。“小孩子几年级了?”“五年级了。”申格的外孙才仁巴桑站起来一边回答一边向总书记敬了少先队礼。申格告诉总书记,生态移民之前,他们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那里海拔米,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搬迁后,住上了国家给盖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党的政策特别好,生活已经好了,提前圆梦了。”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

离开长江源村时,村里男女老少排起长长队伍,挥着哈达,高喊“总书记好”“扎西德勒”,依依不舍同总书记握手话别。一位由大人抱着的小姑娘向总书记献上哈达,总书记轻轻亲吻孩子的脸颊,希望她健康成长。

文字/新华社记者霍小光

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庞兴雷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习近平到青海考察,走进察尔汗盐湖,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中午抵达平均海拔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随后驱车60公里来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码头。习近平在这里听取了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介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业技术升级、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发展、镁合金新材料等情况。习近平沿着木栈道走到码头,察看现代化采盐船作业。得知企业发展目标是用5—10年建成全球镁锂钾行业最大的领军企业,习近平表示肯定。

习近平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文字/新华社记者霍小光

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庞兴雷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习总书记和我们在一起

“一听说总书记要来,我在屋里再也坐不住了,感觉车马上就要到了,每隔几分钟就跑出去看一眼。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走下汽车那一刻,我却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无比真切地感受到:此时,习总书记就和我们在一起。”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到长江源村调研的情况,村支部副书记更尕南杰还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之中。

长江源村是青海格尔木市的一个生态保护移民村。年11月,唐古拉镇户位牧民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号召,自发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长江源村。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集中发力,生态补偿力度不断加大,村里老人养老有了保障,孩子受教育也有了好条件,往日的牧民安心地过起了定居的日子。

“感谢习总书记从首都北京到海拔米的唐古拉山村里看望我们,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守护好全国人民的中华水塔。”今年已有30年党龄的更尕南杰一脸庄重地说。这才是那天他最想给总书记说的话。

这几天,村民申格的家中不断有村民前来道贺。申格家藏式客厅中间的沙发上,习总书记坐过的位置被主人用黄色的哈达包围起来。许多村民前来,都想着沾沾喜气。看到村民们来来往往,申格乐在脸上,甜在心里。媳妇子布满脸笑容地端茶倒水,忙前忙后,脚步轻快。习总书记到了我家,这是我们共同的福气。

“我指着自己的眼睛,拍着胸脯向总书记保证,‘我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会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生态环境。’总书记临走时告诉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也坚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申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总书记在他家做客时的情景。

还记得那个向总书记献哈达的藏族小姑娘吗?她叫次央拉姆,就出生在长江源村。那天,在欢迎队伍的最前头,小拉姆将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了习爷爷,总书记低下头轻轻亲吻了她的面颊。那温情的画面一下子定格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8月23日,格尔木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小拉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镜头里的小拉姆活泼可爱,很有几分小童星的范儿。小拉姆的母亲白拉说:“我们会谨记习总书记的嘱咐,让拉姆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习总书记离开村子时,村民们排起了长队,依依不舍地向总书记挥手告别。是啊,习总书记脚步匆匆,他还有很多国家大事要做,但是,总书记的心永远和咱老百姓同频共振。

文字/人民网记者王浩格尔木日报记者李莎莎

摄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庞兴雷

据《柴达木日报》报道

给习总书记敬献哈达的藏族小姑娘:次央拉姆

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均海拔米的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在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一位由大人抱着的小姑娘向总书记献上哈达,总书记轻轻亲吻孩子的脸颊,希望她健康成长。

此幅照片经由新华社播发后,人们只看到了一个幼小的背影。这位小姑娘是谁?她到底长什么样呢?今天,让我们近距离走进这位活泼可爱的藏族小姑娘——次央拉姆。

8月22日,家住长江源村的次央拉姆被妈妈抱着站在了盛装的人群里,此时,全村人正在静静等待一位贵客的到来。

不一会儿,小拉姆就看到了常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习爷爷。在欢迎队伍最前排的小拉姆将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了习爷爷。习总书记轻轻亲吻了小拉姆的脸颊,希望她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个温暖的瞬间被随行的记者定格。很快,这张照片传遍了全国。

今年5岁的小拉姆是格尔木市幼儿园中一班的学生,她的老师贺凤珊告诉记者,拉姆小朋友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非常强,全班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平常,小拉姆会给大家翻译一些简单的藏语,全班小朋友都知道“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次央拉姆的妈妈白拉是唐古拉山镇的残联专干,爸爸白玛昂球是青藏公路养路段职工。白拉告诉记者,她们是年响应国家政策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搬迁下来的,搬到格尔木之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拉姆出生于年,是党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现在,拉姆在市上的幼儿园上学,她每天开车接送小拉姆,只需要十五分钟。白拉说:“我们一定会谨记习总书记的嘱咐,让拉姆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文图/格尔木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沈晓娜

据《柴达木日报》报道

——END——

?版权所有

授权作品,严禁转载!

欢迎大家以个人名义分享到朋友圈。

·合作品牌·

格尔木藏青格贸易有限公司

/

识别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1111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