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能治疗心理疾病吗?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0-11 22:38:55   点击数:
  药物能治疗心理疾病吗?

初为精神心理科医生时,同学及熟悉我的人都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你怎么在那个科啊---那个科有什么前途啊---不就是聊聊天、说说话、开导开导吗---又不开药不手术的,快换个科吧---”仿佛我做了一个很不靠谱的决定似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的不断提高,我越来越感谢自己的选择,因为最初我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为什么说感谢呢?其实更多的是庆幸,因为我越来越了解这其中的道理,越来越清楚的看到,病人愁眉苦脸来,高高兴兴走。把心理治疗与临床心理治疗很好的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我想先回答一个疑问:药物能治疗心理疾病吗?

现代神经科学证明,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广义的行为)均由大脑调控。人们对幼时经历的清晰回忆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是大脑功能的体现。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异常的精神活动与行为表现,也就是生病了。因而大脑也是躯体的一部分与精神不可分割,如果没有大脑的完整性,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精神活动;但如果没有环境的刺激、个人的经历、反映的对象,这种完整性也就毫无意义。

脑内的神经化学也非常复杂。神经元的电信号在突触处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又转化为电信号。在这些转化中,神经递质起着关键的作用。脑内的神经递质有多种,研究发现,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应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而5-HT功能增高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关。

人们无时不在有意或无意的学习新的东西,学习过程改变了我们脑的结构,神经递质仅能表现当前的信息,如果环境刺激合适、有足够强度,就会有新的突触联系,如果应激过于强烈、滥用药物或疾病均可能使神经元死亡。目前研究表明,即使是成人的大脑,仍有新的神经元产生,以适应处理和贮存信息的需要。脑可塑性与记忆的关系至少有2个水平,一个是分子和细胞变化,形成新的突触联系;另一个是突触间信息循环、交流,产生行为改变。

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大脑,那再来看看有关于药物的情况:药物治疗是以化学药物为手段,通过阻滞、拮抗、抑制等方式对紊乱的大脑神经化学过程进行调整,达到控制症状,改善和矫正病理思维、心境和行为,预防复发,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并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最高目的达到治疗效果。

只要使用等当,正规系统治疗,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并不可怕。就像杜冷丁一样,在医院那叫药品,但是通过不正常渠道获得或和使用于不正常的目就叫毒品。所以,千万不要看说明书自己服药治疗,应在专业人员观察下正规系统治疗方为上策。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10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