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
共产党人的精神核心就是一切为了人民。
为了人民的利益,要默默奉献、不怕牺牲。
为什么共产党人具有这种精神呢?
其实这是有哲学根据的。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群众创造历史。
既然是群众创造历史,那么,我们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在群众即人民身上。
共产党人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无私奉献,为了群众利益甘愿牺牲一切。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践行这一精神,有人为了人民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但也有一部分人阳奉阴违,表面是为了人民,实则中饱私囊。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就显得特别可贵。
因此,践行共产党人精神的共产党人往往热血沸腾。
在践行共产党人精神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比如雷锋的故事、焦裕禄的故事、黄文秀的故事……
对于一些自私自利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那些人是不是太傻了,为了所谓的信仰,就连自己性命都不顾了。
如果性命都没有了,你再被人们称赞,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可以使人“走火入魔”,以至到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
信仰的确可以导致一个人毁灭,但它也能让他活着的时候十分充实,从而达到死而无憾。
这种精神一方面十分可贵,一方面让人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充实,所以,许多忠实的信仰者认为,这种精神将永远存续下去。
那么,这种精神会永续存在下去吗?
我觉得它会永续存在下去,只是它会由少数人、个别的精神转化为普遍的、全民的精神。
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群众创造历史。
因此,一个社会要进步,那么,这个社会必须考虑全社会群众的利益。
我们前面的文章分析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是会消失的。
那么,共产党消失了,共产党人精神会消失吗?
“精神”这个词是个褒义词,有崇高、可贵的意思。
既然是崇高、可贵的,那么,只有少数人会拥有。
但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物质时,它就变得很平庸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用一个中性词来形容它。
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意志这个中性词。
共产党消失后,共产党人的精神或者说共产党人的意志就内化为全体人民的意志。
也就是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具有共产党人的精神。
由于人人都有共产党人精神,所以,那种精神就是一种很普通的意志。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思想觉悟都很高,说的就是人人都具有共产党人的精神。
那个时候,人人都知道把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即在保证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让个人利益得到实现。
除非特别必要,将很少有人会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性命。
如果有人特意要那样做,反而会被认为沽名钓誉。
只要自己的利益不严重与社会的整体利益起冲突,他都可以先满足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说,虽然共产党人的精神会永续存在下去,但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精神给人的感觉就跟当前给人的感觉大大的不一样了。
在现代社会,不同的人对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看法不一样。
有的人认为那都是装出来的,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是自私的;
有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学习那种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有的人认为那样的人真的太傻,像他们那样活着太亏了;
有的人认为只有那样活着,人生才有意义;
有的人认为那些人只不过是为了沽名钓誉……
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会统一地认为:那样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常识而已,既没有多高贵,也不是沽名钓誉,只是每个人的本分而已。
从这里可以看出,从现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的时代,到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共产党人精神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发生了质变。
它从一种少数人奉为至宝的可贵的精神变为任何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内化的意志。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可能将很少有人来谈学习党史,学习过去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从他们身上吸取力量。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有太多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共产党人曾提出一个反腐的理论:永远在路上。
说的就是腐败将一直在社会上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永远反对下去,一直走在反腐的路上。
这里说的永远并不是永久,而是特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因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生产极其丰富,全社会实行按需分配,那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有腐败了。
并且那个时候,人人思想觉悟都很高,真正实现了全民不想腐,也就没有了反腐的意义。
总之,共产党人精神会永续存在下去;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会存在下去;
只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它将发生变化;
它将不再像过去那样使人热血沸腾,甚至“走火入魔”;
而是内化为每个社会公民的意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