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
砖头系列:常识
砖头系列的前言
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就是,能“得要”。如何能“得要”?就是自己在这一方面能从许多东西中简而约之称为几个简单的要点,甚或只成功几个名词,就已足够。
问题来了,能认识,能判断,能抓住问题的中心所在,这就是有用,就是有学问。问题来了,茫然地不能认识问题的诀窍,不能判断,不能解决,这就是无学问。
梁漱溟,朝话可见,就工作和生活来说,有一些绕不开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我把它们叫做砖头。
这些砖头排布叠加组合,形成了世界观。
现在,开始聊的基本问题是:常识。
常识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常识。
这个定义足够简单,但是带来的问题很多。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的脑中的常识一致的话,沟通和合作的障碍,也许会少很多。
至少有这么2种反动。
第一种反动,大家是谁?
男人和女人的常识不同,A地和B地的常识不同,做A职业的和做B职业的常识不同…
男人眼里,钻石就是碳的一种物理状态,不值一文,淘宝上卖的莫桑钻(人工合成),和天然的钻石,没有区别。
女人呢?钻石代表永恒,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他两要是讲起理来,非得分手不可。
同理,南方人和北方人讨论,米饭和面食,哪个更好吃?中医和西医讨论,什么是肾?估计会打架。
第二种反动,我知道你不知道的,算不算常识?
这就得引入“相对”这个概念。
我知道,你不知道到,但因为某个知识,我的行为出现会对你产生某种优势,而且你上心了,那这个知识就是常识。
“有钱很重要”。这个常识对不同群体,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些群体就不觉得有钱重要。
比如,某些载歌载舞的群体,他们的概念里,有钱就要花掉,当下开心就好。你不能说,这不正确。
“死亡应该要悲伤”。东方的朋友遇到这种场景,亲戚朋友嚎嚎大哭,不哭认为你没良心。到了西方,大家开party,庆祝回归god的怀抱。
你说有钱不重要,那同一份工作,我比你更努力、挣得更多,你眼红了。说明有钱对你还是重要的。
同时,切换文化场景时,常识会发生切换,如果你想混得好一点,也要及时切换常识。
这就得说,为什么要了解常识。
为什么要了解常识?
因为常识很重要。
你在说废话。
大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潜意识自动模式,另一种是意识思考模式。
常识,大部分时候是在自动模式下运行的,带来的好处就是,处理信息更加快速高效。
且,可以用来快速判断,一个事情对不对。
比如,看到过一个梗,说一群高学历人群,讨论一滴水在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一个无限高的高度落下,会不会砸死人。
然后,各种公式假设论证,群里有个人看了半天,就说,你们说的不就是天上下雨么。结果,这个人被踢出了群。
怎么用常识?
举个例子,学过高中生物的同学都知道,生物是会发生变异的,经典的案例就是杀虫剂。
大意是,只虫子,杀虫剂干掉了只,留下了1只,这1只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
去年冠冠流行后,我晚上看到,城市开始使用洒水车大面积喷撒消毒,病毒细菌是有各式各样的。
所以,你的知道,它们会…
然后,我就开始默默锻炼身体,买些补益身体的,提升体质。
1遇事不决问常识。
复杂问题,简化后,往往就很容易解决。
小学毕业后,我妈问我,去大城市读书还是留着县城读书,让我自己选。(算得上是第一代留守儿童,老家在N线小县城)
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知道什么呢?得考虑,家庭条件(当时去大城市读书的费用,是县城的5倍以上)、离开舒适圈(朋友都没了)、地域不同、学科不同(没学过英语)、万一搞不好怎么办……这些因素么?
确实想了这些,压力很大,但没有用。回想起来,小孩的思想其实也是挺复杂的,笑。
最后睡了一觉,早上的唯一想法就是,我总是要长大越来越厉害的吧,早晚要面对,不如早面对。
然后就决定了。当时,决定后,心里还是很慌的。但,好歹是决定了。
2经常反省,现有的常识有可能是错的,或者不够的。
以我自己为例,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坎,半夜睡不着觉,通常我会想,这事情既然合理存在,那我不知道的常识是什么。
虽然还是会经常想不通,但至少这个问题,被看见了。看见了,就有机会去改变。
比如,17年的时候,做市场工作,一个海报出来,领导、设计师、客户、同事,各有各的审美,经常内耗。
那就得想,到底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到了19年,才有了初步的一个答案。
3某种意义上说,扩充常识且熟练应用,就是完善价值观,就是获得智慧。
也见过不少行业大咖、商业牛人,你说他们厉害在哪里?技能吧,也不比一般人强太多,也不是很全面。
但这人一说话,你就知道是高手。怎么判断地?气场。啥是气场?底气。
排除经验经历这类精神层面的东西,让人有底气的东西是,准确而清晰的概念。
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知道你在说什么,我可以用很简单的道理/常识,来直接说出你的问题。
上面写到了潜意识自动模式,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完全凭感觉和情绪在说话。
比如我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就出现过,前一个小时说,不要让小孩看电视,对成长不好。一小时后,因为小孩太调皮,主动给他一个遥控器,让他别烦我。
这种有问题的自动模式越多,烦恼就多了。
好在,应对大多数烦恼,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常识。不然就真学海无涯了。
4有时候不是不知道,是做的不够
我们都知道,家里要干净。不然你不会买扫把拖把在家里。
但是,你能保持家里的极致干净么?一尘不染的那种。我见过的人,都不行。
或者降低标准,你的桌子一天擦一次。这其实也很难,对吧?
但是,刷牙,你坚持地很好,每天刷2次的人,大有人在。这里涉及到习惯的养成,和习惯的作用,这个话题,后续再聊。
先说结论,越有用的常识,要尽早练成习惯,产生的时间累积效应,就越明显。
常识有哪些?
常识之多,浩如烟海。
重点是找到自己心仪的有用的常识,然后内化进自己的思维里。
大多数常识都超级简单,但极难内化透。
比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常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大量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应用就是,我写文章,写的文章能不能发?我自己看了都不满意都不喜欢,怎么好意思发呢。
对自己诚实。人经常骗自己、骗别人。做到不骗人,难度极大,善意的谎言总是要有的。做到不骗自己,其实也很困难。
知道自己在骗自己,但是就是不愿面对现实,这事情太常见了。
做个好人。
不了解的事情,不评论。
……
都是很难的。加油吧。
笑话系列
我妈从小就跟我说,要做个好人我一直很相信这句话后来我长大了才发现,凡是跟着“要”字的,说明就不是真的,而且都很难实现要成功、要买房子、要娶老婆、要生仔......我也没想到,我妈这么坏现在,我常和我妈说要健康、要养生、要注意身体...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笑了,可以点个赞支持下,不好笑,那你自己来试试好了2日常体重观察:66.4kg运动内容:跳绳。起床时间:6点30分,感觉良好。3每月一捐21年3月,已执行。21年4月,已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