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漫长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商业文化,涌现出了很多名商大贾。
山西商帮是十大商帮之首,商号曾遍及全国各地并延及日本、阿拉伯、东南亚。
在那个商帮四起的年代,晋商占据鳌头,独领风骚。
晋商涉足海内外,称雄商界五百年,成为世所艳羡、实力雄厚的商界劲旅。
他们不畏艰辛、敢冒风险的开拓创业精神,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山西商人精神”,即晋商精神。
晋商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01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瀚海驼帮》雕塑,晋商博物馆藏
孔子曰:“富而不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驱动而进取精神是明清时期晋商拼搏活动的精神动力。
晋商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许许多多晋商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就大业。比如较有名气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是太谷县的王相卿,幼小家贫。为生活所迫做过雇农、当过伙夫、服过杂役,后与祁县人张杰、史大进合伙做生意,先是挑担贩杂货,后又拉骆驼,最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设“吉盛堂”商号做买卖。没过多久便改成“大盛魁”商号,历经磨难终于有了自己的商铺。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到清雍正年间已成为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号。
02
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晋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视团队的协作精神,也在尽力地发挥团队的协作作用。老乡观念使晋商团结在一起,即用会馆的形式来维系老乡关系,在精神上对于关公的崇拜,“实质上是对义的崇拜”将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创业、共同发展。讲义气,讲团结,讲协作使晋商之间相互理解而更加了解,所以商号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晋商这种团队协作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之间的孝悌观念,“尊长辈,守孝悌。”其次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你再有钱买不来友谊,所谓“情谊无价”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晋商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经营范围越来越广,竞争也越发激烈。在这个时候团队的协作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同舟共济”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晋商团队精神在具体的商业经营活动中有三种形式:
(一)合作经营
一方出资,一方出力。因为有钱的人不一定有头脑(经济头脑),有脑子的人不一定有钱。所以财东看中一个项目自己下本钱,聘请一个行家里手共同经营。实际上是你在前边做,我在后边监督。并且执行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策略。
(二)按地区形成的商帮
这种形式是在合作经营制基础上以地域老乡为纽带组成的群体。晋商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种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联号制和股份制
联号制是由总商号统管若干小商号,类似于现代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群体作用,统一调配、互通有无。充分体现了联合经营、分工合作,效益倍增之特点。
股份制是晋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设立的一种很有创意劳资组织形式,一方面明确了财东、掌柜子、伙计的责、权、利。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再一方面劳资关系十分融洽。实际上是充分发挥了大家的群体优势。可以这样说晋商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股份制改革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3
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人们常常称道的。敬,原来是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主张人的一生要始终坚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责所谓“执事敬”、“思事敬”、“修己以敬”,是圣人之言。北宋程颐更加准确的表达:“所谓敬者,主之一为敬,无适之为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心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俗话说要不就别干,要干就干好!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是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勤奋,是广大晋商具备的优良传统。刻苦,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是广大晋商具备的优良品质。“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句古训深深地刻在晋商的脑海中。晋商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资金有一点必须肯定。是晋商通过自己刻苦努力勤俭节约,日积月累形成的
04
灵活融通的创新精神
晋商有着高效的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高超的经营艺术,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山西人打破了中国历来“学而优则仕”、看重科举入仕的社会心态,思想认识超前,重商轻仕。
此外,晋商在其企业管理上,开创了身股制、联号制等先进的经营制度,同时还在金融方面创立了票号业。
晋商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特别是在人脉资源管理方面。
在经营活动中,晋商时常打破常规,如让店员伙计入股,创立了人身顶股制度,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人力资本制度之一。
晋商的身股制,是在明代“东伙合作”制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05
晋商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一、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念 山西人受孔孟之道影响,崇尚信义,在其重商立业的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将关云长尊为财神,百般信崇,均在于其“信”、“义”二字。晋商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卫自己的商业利润。
晋商各商号在号规中大都规定了“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族恨”,反对采取卑劣手段骗取钱财。晋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折本亏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的记载,以致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
二、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亦是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胸怀宽广,眼光远大,使晋商具有在商海中游刃自如,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锐利眼光;敏于观察商情,捕捉战机,采取主动,适机而上,乘胜获取战果的机智头脑;宽厚待人,以义取财,以利厚人,增强友谊,在化解业务纠纷和协调师徒关系方面展现的大家风度。
三、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 表现在经营管理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四、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晋商信奉“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相互支持和关照。在晋商中,相互指友好的同行为“相与”,凡是“相与”,必须善始善终,同舟共济。
晋商不乱交友,“相与”需经过了解,认为可以共事,才与之银钱来往,否则婉言谢绝。既然“相与”,必竭力维护,即使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票号经理李宏龄着书《同舟忠告》说:“区区商号如一叶扁舟,浮沉于惊涛骇浪之中,稍一不慎倾覆随之……必须同心以共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