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笔记违约之诉精神损害赔偿的重大突破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7-9 12:15:25   点击数: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05490.html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

前言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法律对一个人从出生前到死亡后“慈母般地关怀。”

我国拟于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共条超10万字,其中的每一个实体条款展开来几乎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通过,法律人又开始进入了学习季。

几乎整个法律人圈子里,都在调侃说”半生所学,毁于一旦“、“专业选得好,年年有高考!”

距离民法典正式施行还有半年时间,我们利用碎片时间,化整为零,开启把书从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的学习过程。

在此记录民法典一些知识点,当学习笔记,也与大家交流。

民法典笔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创新性突破

01

先来看前几年的一个案例

这是前几年发生在我们广西的一个案例。

徐某参加某巴马旅行团,旅途中,徐某在某酒店用餐后不慎摔伤。

医院治疗,之后以合同纠纷案由向南宁某法院起诉,要求某旅行团支付残疾赔偿金、医疗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费用。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向徐某释明,按当时的法律规定,违约责任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徐某经法院释明后,仍坚持在违约之诉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金,最后,一、二审法院对其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均未予支持。

法院在判决中引用的依据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之规定:

旅游者提起违约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变更为侵权之诉;旅游者仍坚持提起违约之诉的,对于其精神损害赔偿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02我国此前法律不支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在我国此前的民事法律以及传统的学法理论中,精神损害赔偿一直只存在于侵权纠纷中,在合同纠纷中,是不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即作出类似规定,审判实践亦长期沿用下来。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和审判实践中,一直坚持违约行为不得请求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当一个行为出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时,受害人只能选择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中的一种,不能二者同时选择。

但是,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归责、举证责任等方面又是存在区别的,这样的区别,往往让权利人一方难以作出选择。

如果选择侵权责任,虽然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侵权人承担的一般是过错责任,权利人在举证方面的责任可能比违约之诉要大。这样的区别,往往让权利人一方难以作出选择。

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早已产生很大的争议,不支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主要有违约责任一般是赔偿实际损害以及可预见性损失,而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实际损害,而且也难以预见和估算。

现实中,由于违约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金,导致一些案件处理起来有失公平,不合情理。

比如前述案例中的徐某,其因旅游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导致受伤甚至伤残,除了医疗等实际损失外,精神上的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

再比如现实生活中一些诸如婚礼摄影服务合同等,如果摄影服务提供者不慎将全部资料误删了恢复不了,而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摄影不可能再次取得,此时,给新人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仅仅是退还服务费用等实际损失,显然是不足以弥补的。

03民法典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重大突破

这次的民法典在人格权篇幅第条,对违约行为造成精神损害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救济作出突破,具体内容为: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该条的规定,因违约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损害方选择合同违约之诉的,不影响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这一规定,被认为在我国首次确立了在违约之诉中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违约之诉,受损害人都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上,对于违约损害赔偿,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

首先,双方当事人要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一般带有一定的人格权特征。

其次,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构成违约。

再次,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不仅造成了守约方的物质损失,还给守约方造成人格权等方面的损害,导致守约方精神损害。

最后,即使存在精神损害,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还应该达到严重的程序,即一般的或者轻微的精神方面损害,并不一定都可以获得赔偿。

往期经典回顾

民间借贷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重要细节

真实案例告诉你,银行卡被盗刷,怎样操作能挽回损失?

婚前首付买房婚后有还贷离婚怎么分?

周末闲聊:再谈律师为什么替“坏人”说话?

新版"民诉证据规则"或将增大律师执业风险

学习笔记(1)

“骑墙式‘辩护的依据及真实案例分享

律师持调查令调取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fl/22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