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长清观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年7月22日~年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
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三伏天”养生原则
1、精神调养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心静自然凉。
2、起居调养
避暑是总的原则,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
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
午饭后,需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恢复疲劳。
酷热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夏日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不宜夜晚露宿。
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
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都会使人得病。
3、饮食调养
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
特别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差,如果过食肥甘厚腻之物,易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
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鸭肉等,均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4、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
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处。
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为好,有条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
夏天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盐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沐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5、防治“疰夏”
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微热嗜睡、出汗多、日渐消瘦。
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服补肺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
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霍香叶、佩兰叶、滑石、炒麦芽、甘草等,水煎代茶饮。
END
宜都长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