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寒酸的学校生活给孙少平带去了诸多苦恼,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说不出高兴滋味。他能从一个贫穷的偏远乡村,来到县城上学,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说,本身就是已经值得骄傲的事情。
虽然县城并不算很大,但对于孙少平来说就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大世界。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便在闲暇时间在县城中四处游荡。在这期间他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这都在他的精神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书,就是在孙少平在县城漫无目的地转悠中逐渐养成的习惯。在上初中的时候,孙少平在去田润生家玩时,发现了一本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他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这难道是一本教炼钢的书吗?
然而,随着他不断地翻阅,这里面压根没有说如何炼钢炼铁,而是讲了一个名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人生历程。孙少平被这本书迷住了,他花费了一天的时间,躲在一个无人打扰的角落里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之后,孙少平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意识到:不管什么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人都快要很好、很快乐地活着。
正是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打开了孙少平精神世界的大门,让他在苦难的生活中寻到了一丝慰藉。这一丝慰藉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又指引着孙少平向充满光明的地方走去。
迷上读书的孙少平,在县城的文化馆和图书馆中千方百计地去搜寻爱看的书籍。慢慢地,他终日沉醉在读书中。闲暇之时,他不是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的看,就是找个僻静的地方,趴在草地上看。
书籍以及成为孙少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读书,他知晓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慢慢坚定了他的信念。
后来,孙少平的读书竟然发展到了在班会上或者其它学习中,偷偷地去看。不过,他的这种行为被跛腿女子侯玉英给举报了,所看的书《红岩》也被班主任收走。
不过,班主任的举动却让孙少平感到无比的意外。班主任不仅没有批评他,还归还了《红岩》。这件事让孙少平颇为感动,因为在和班主任交谈时,从老师的眼神中感受了亲切和热情。
从此之后,孙少平对书更加珍爱了。因为,他知道除了一天几个黑高粱馒头和几本书籍外,他再也没有什么了。正是这些书,让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也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慰藉,并且唤起了他对未来生活某种美好的向往。
当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时,即使物质生活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心中也会是一片光明,让你充满希望,就像孙少平一样。
所以,当你的生活过得不满意时,就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吧。相信你,你肯定会从其中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