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现在是个人都能碰瓷儿「抑郁症」了吗?
前两天,有个网友爆料,自己喜欢的网红男友为了挽救流量下降,于是索性宣称自己得了抑郁症。
这让那些真的得了抑郁症的人怎么办?
为了挽回流量,她竟然公然在网上卖惨。
为此,他闭门不出,将自己的房间弄得慢慢地烟头,无欲无求,生活不能自理。
下了直播后,一面变身撩妹达人。
这边哄着自己的女朋友,那边还不耽误和别的女子暧昧。
被自己的女友发现后,不仅告知另一个女生真相,两人很快就达成统一战线。
两人更是放出两天记录,照片等实锤证据。
网红只好公开道歉,再配上一张哭的梨花带雨的照片,请求自己的粉丝原谅他这个「抑郁症病人」。
这还不只是个例。
最近有很多人都在网上表示自己的同学得了抑郁症,成功请假回家,想要进行效仿,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自然是装咯。
思维异常,感伤春秋,半死不活的样子,表演出来,这不就符合大多数人眼里的抑郁症患者的形象了吗?
医院后遇到一个不是很成熟的咨询师,被来访者反向搞一波,说不准什么病都能给你写上。
也正是如此,抑郁症正在不断被污化。
连带着其他的一些精神问题,都被扣上了「装神弄鬼」的帽子。
实在是让人气愤。
依稀记得因为不断被污名化的抑郁症,导致,真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理解而跳楼自杀的新闻。
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为这个女孩感到无比的悲哀。
这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网暴事件,
从我最近了解的来说,人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真的太少了。
这只是新闻里面放出来的一部分。、
但也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抑郁症的偏见很高,这其中的缘由少不了那些假装抑郁症之人的功劳。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假装抑郁症。
01精神问题究竟能不能假装
精神问题,心里障碍,在我们大家的认知中是无法假装的,但是
在年的一个研究中,有心智完全正常的3女5男,在研究人员的安排下进入精神病院。
他们谎称自己幻听严重,除此之外一切正常。
最终,在一系列的检查下,八人均被确证患有精神疾病,八人全部需要入院进行治疗。
慢慢的,以一些病人发现,他们其实都是正常人,一点也不想一个精神病患者。
但是专业的医生却坚决不允许这八人出院。
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DavidRosenhan一手策划的「假病人」实验。
在当时征兵的条件下,很多年轻都声称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以妄图逃脱当兵。
这让教授严重怀疑真的有那么多精神疾病患者吗?
于是,教授发起了一场实验,也正是这一场实验,解开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装病在现代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
以抑郁症为例。
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的多样性,
提起这个疾病,人们脑中就浮现了一个人泪眼婆娑,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寻死觅活等等……
事实上的抑郁症患者,可能表现出来的并不抑郁。
据研究表明,患有重度,持久性抑郁症的青少年,愤怒往往多于抑郁表现。
研究表明:
他们摔门而出,对亲近之人破口大骂,更多的是处于担忧于恐惧。
但由此表现出来的却是生气和攻击。
并且,抑郁症患者,有时候不止得了抑郁症。
6-18岁的青少年,如果长期情绪失调,长时间脾气暴躁,后期很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这些经常乱发脾气的熊孩子,有时候比日日伤感的成年人存在的问题更大,因为他们同时存在两种心里疾病。。
同时对于成年人来说,双向情感障碍也极有可能被误诊成为抑郁症。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种的可能,那就是眼前的病不是病,而是抑郁性人格。
这种人格要么消极悲观,带着沉着冷静的假面具,只要他们不自己谈论自己,别人很难了解他们的内心。
要么就总喜欢挑剔他人,然而自己又不喜欢在工作中抛头露面,于是几乎与高层职位无缘了。
这些人也会在深夜时,发忧伤的朋友圈,感叹自己抑郁了。
但是这些人心里很清楚,这和抑郁症没什么关系。
正常情绪况下,这只是一种忧郁严肃的性格特征。
网上将抑郁症简化了很多,往往认为只要得了抑郁症就都是一些感伤春秋的模样。
但实际上的抑郁症,比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
02微笑抑郁症
你很难想象的到,其实真正的抑郁症,竟然有很多非典型特征。
比如有人平时讲话滔滔不绝,笑容僵硬虚假,脾气焦虑暴躁,总是失眠早醒的其实并不是抑郁症,有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抑郁情绪。
我们去一些心理咨询室咨询的时候,很多都是直接甩给一张表格,让你填写。
填写完后,直接告诉你是抑郁症。
可是,你真的是抑郁症吗?
这时候你还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曾经有人问我:
我最近总是早早就醒了,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我当时也是直接给了一张表格。
结果测评表做完后,结果显示是中度抑郁症。
医院检查,检查完之后,并没哟抑郁症。
最后经过调查,原来是他家里的猫每晚捣乱,让他无法好好休息,只能早早的醒来。
他在得知是这个原因后,于是没有再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当然,他当时不可能没有任何抑郁症状,不然也不可能是被诊断表诊断为抑郁症。
但是那可能只是阶段性的抑郁情绪。
真正得了抑郁症的人,不少对此是毫无察觉的。
他们的脑部已经开始迟钝了,很难自己发觉。
当莫一天发现自己头疼,却怎么也检查不出病源,最后却被诊断出是「重度抑郁症」;
也有人表现为犯懒,连着两天不洗头不洗澡,好像什么味道都闻不到。
也有人忘性变大了,明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做着做着就忘的一干二净了。
这些不起眼的症状,他们的根源恰恰是抑郁症。
也正是因为抑郁症的多样化,也使得人们难以识别「伪装成抑郁症的正常人」。
也加难以看出「伪装成正常人的抑郁症患者」。
因为这些患者很清楚抑郁症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那么,言行相反,甚至只是装得开朗一点,不就是正常人了吗?
不,因为伪装成抑郁症和伪装成正常人,两者有一个致命的区别。
那就是动机不同。
前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而后者是为了不死。
这个不难理解,就好像是一个正常人伪装一个残疾人,很简单,可以将自己的腿绑在一起,或者将自己的一只胳膊藏到自己的衣服里。
可是残疾人想要伪装成正常人,却要付出无数的努力。
那些作秀的伪装者,让做梦都想好起来的他们的努力显得那么滑稽。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伪装抑郁症的人,都抱着利己的心态,有很多也是迫不得已。
常见型抑郁症有三大典型特征:
1.没活力,高兴不起来;
2.思维迟缓,脑子不好使;
3.不想动,浑身发懒,什么都不想做,甚至生活都难以自理。
不想动,浑身发懒什么都不愿做,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
如果是这样的化,那就假装抑郁吧,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快乐,不思考,不努力了。
但是这样做有个副作用,那就是有些人装着装着,就真的病了……
抑郁症患者发病大多是因为生活在身心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环境下。
这个时候,「抑郁」可以帮助降低能耗,缓冲痛苦。
这样可以让平时表达不出来的负面情绪,通过发病来得到表达和缓解。
就这一点来说,很多伪装的人其实也面临这同样的困境。
然而这样也就符合了一句话:当你想尽方法伪装成一个病人的时候,你或许已经生病了。
03打破伪装,和自己握手言和
在这个社会里,最难的不是生病,也不是看病。
而是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允许常人坦荡的躺平,也允许患者大方的发病。
不用担心被苛责、攻击,也不用担心被嘲笑、嫌弃。
假如世界没有那么宽容,那么大家不如先将这份宽容给自己。
为此,我们先要了解自己。
心情低落也不一定是抑郁症,乐观外外向的也有可得病。
请大家撕下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多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