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养生学者宋一夫率先提出“养生之前必先修心”的理论,由此可见心理上的健康与生理上的健康一样重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是一种心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5]
性格与健康
当我们心理失调时,特定的器官也会不正常,从而导致某种疾病。要想痊愈,除了遵医嘱治疗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们的健康与外部环境有关,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鲜有人知的是性格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大脑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影响到人的身体。不满﹑委屈、气愤、自责、有过错感等——---这些负面情感会把我们带到病床上。要想避免这些,必须立刻终止那些让我们痛苦和不安的东西。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我们的意识和心理有存在着严格的特定联系。
性格是健康的一个保证,容易生气的人老的也快,怒气伤肝、伤肺还伤胃。所以有个良好的性格,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健康是基础。没有精神和心理的健康,身体健康也会出现问题,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也是枉然。没有精神层面的健康,心理幸福便失去了依托。所以人们得出结论:人之一生,健康最重要。健康不能等,不能拖,健康一旦离你而去,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回来。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百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