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26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8-7-1 14:05:57   点击数: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自我封闭的人,得到了宠爱,发展了自由散漫

本次提要:   ■ 母爱的伟大,在于她对自己不发生兴趣   ■ 妈妈照顾了孩子,忘掉了自己   ■ 菩萨会把对自己的注意力转到众生身上去   ■ 要转移对病的注意力,劳动有好处   ■ 同病相怜者应互相关怀,不要互相诉苦   ■ 机能性的病,不必过于害怕   ■ 自我封闭的人,得到了宠爱,发展了自由散漫

母爱的伟大,在于她对自己不发生兴趣

刚才的启发和举的例子,都是在说明自我中心,只对自己发生兴趣。母爱的伟大,在于她对儿子发生兴趣,她对自己不发生兴趣。哪怕她平时对别人不发生兴趣,对自己发生兴趣,但是她在自己孩子面前,她会做到对自己不发生兴趣,对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很小的孩子,照顾体贴无微不至!哪怕自己年纪轻轻,蓬着头,缩着腰,脏得不像一个人,她也不管,一心为了孩子,所以说母爱伟大,因为她爱孩子。

妈妈照顾了孩子,忘掉了自己

母亲肚子疼,听到孩子哭声,母亲会不顾自己的肚子痛,马上过去问:“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孩子还不会讲话,只知道哭,母亲给他揉肚子,“你是不是肚子疼啊?妈给你揉揉啊。”结果她把自己肚子疼忘记了,自己肚子反而不疼了。

菩萨会把对自己的注意力转到众生身上去

菩萨爱众生希望众生幸福,没有痛苦,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菩萨关心众生的痛苦,会忘掉自己的痛苦。在心理学上讲,这叫注意力的转移,从自己转到众生身上去,好比妈从自己转到孩子身上去。

要转移对病的注意力,劳动有好处

女众班过去有个同学,因病而表现出自我中心很严重,在我面前种种诉苦,其实像她这种病我是老资格了。我年轻时所得的神经衰弱年代可长啦,所以我总是劝她:“神经衰弱是心理上的障碍,不会有危险性的。”她偏要人家承认她、同情她,再三跟她说:“不要多想自己,多参加劳动会有好处,要转移注意力。”她听不进去,拔不出来。

同病相怜者应互相关怀,不要互相诉苦

假如寮房里有个同学肚子疼,另一个同学忽然也肚子痛,我相信她不会过去:“你生病啦,我去跟办公室说。”她正在为自己担忧,一看,你也疼了,很好,咱们同行(众笑),她可能会叫得更厉害:“哦唷,啊呀。”

机能性的病,不必过于害怕

众生的某些心态,北方人叫“撒娇”,陪过她去看医生的同学告诉我,因为她也说得太过分了,“只要一点响声我就整夜睡不着,头疼。”医生只好说:“像你这样集体生活不合适。”集体生活哪能一点没有响声呢?神经官能症是官能性的病,并不是器质性的病,一个佛弟子不必怕得这个样子。

自我封闭的人,得到了宠爱,发展了自由散漫

犹如吃奶,饮的是释迦佛的法乳,竟然不生长释迦佛的大雄大力。掉在这个中心里的人,往往拔不出来,打不进去,封闭得如此厉害,所以自我中心是很可怕的。能够转变的人,还有希望;如果你转变不了,也会朝恶劣的方向发展,修行人即使得到宠爱,可是发展了自由散漫,你在修行上打了一个大败仗。今天下课。(.5.5第六讲完)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zbz/17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