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人格心理学(二)
作者:周正荻兰
道德经是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和密码,第十五章隐藏着一个深刻问题,人们都渴望成功,但为什么成功者是少数?季羡林先生曾说,大部分人的一生既无价值又无意义。其实,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在于人们没有掌握微妙玄通的方式。
古之善为士者。自古以来但凡成大事者皆微妙玄通,即这些人干事创业注重细节,掌握分寸,善于运用经验又长于理性思考,不拘泥不固执,事业通达四方。正因为为人做事稳操胜券往往让常人觉得深不可识。
夫不唯不可识。并不是这些方式方法深不可识,而是人们不愿意亦或不懂得按照微妙玄通的方式行事。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这样的人在各个领域都是杰出优秀的个体。有观点认为能够实现自我的成功者在人群中占20%,而马斯洛认为多数人是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只有不到1%的极少数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这些极少数人悟到了微妙玄通。
成功者赚钱做事乐此不疲,长寿者延年益寿安享晚年,也都是通晓了微妙玄通的真谛。老子心地纯良圣人如婴,希望世间之人皆能成功,又幽默诙谐调侃自己即使使出最大的力量也要向人们讲解形容成功的秘诀,“故强为之容”。哪怕听不懂我也要讲!
豫兮若冬涉川。就像大象冬天过河!豫是象中之大象,老子以大象冬季过河做比喻。大象虽是素食动物,但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猛兽也奈何不了它。即使如大象般伟岸无所畏惧,冬天过河时也要小心谨慎有所防备。其寓意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事,第一要拥有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品质。第二,凡事做好准备不莽撞行事。第三,勇敢而小心的做事。俗话讲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使自我很强大,无人匹敌,但自然界有河的存在,生活中许多事人力无法左右。因此,凡事要有准备的做事,做有准备的事。老子的高深在于以象为例,不以狮、虎解析,狮虎纵然强悍但会伤人,而大象与万物和谐相处当为万兽之王。
犹兮若畏四邻。犹,猴子。猴子属于群居动物,群居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域和界限。既有敬畏之心,不干扰别人的生活,又懂得照顾他人,这是人的素质体现。
瑞士有项有趣的规定,租住公寓房时晚上10点以后不能洗淋浴;凌晨3点以后,男士必须坐在马桶上小便。而德国规定晚上10点以后不能搞聚会、不能放音乐,连大声说话也不行。在美国纽约,连家养的狗白天只允许叫10分钟,夜间只允许叫5分钟,否则就要罚款。但反观我们许多国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无所顾忌,旅游景区刻字留念,随手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顾及他人妨碍四邻的做法都是欠缺“犹”的品质的表现。因此能被老子称道的成大事者既胆大心细,又谨慎顾人。
俨兮其若客。无论对家人还是至爱亲朋,都要保持当初刚刚认识的状态,把握分寸不越界。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偷窥孩子的日记,不偷看爱人的手机。尊重自己的亲人,以对待客人的方式对待家人,慎终如始方能快乐长久。
一般来说新婚夫妻都是幸福的,为什么有些人过着过着就不再开心就离婚了呢?因为开始时彼此能做到相互尊重,只把好的方面展现给对方,一旦结为夫妻,生活陋习不再遮拦,再加上肆意妄为原形毕露导致,难怪有人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了。不忘初心,慎终如始,就是指始终保持自己在家人和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
那么夫妻、孩子、朋友之间要保持怎样的距离呢?周正教授认为夫妻之间相融的部分仅占30%,70%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或许有人不能接受,假如夫妻、孩子之间相融的部分只有30%,独立的部分达到70%,这与陌生人又有何异?周正教授举例说明曾有一位男士向他咨询婚姻问题,其妻子认为结婚后夫妻就是一家人,要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因此每次上卫上生间都让丈夫送手纸,这位男士最终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婚。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像这位妻子一样难以做到俨兮其若客,对亲人不够尊重,界限不清。
涣兮其若释。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中既需要有保持严肃、严谨的场合,也要有轻松自在恣意挥洒的空间。既可以和孩子称兄道弟,又可以和太太称兄道妹。调侃幽默逗乐,目的无外乎放松自我调剂生活。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冲突和矛盾,自己的牙齿和舌头还难免打架,更何况人。工作中、生活中受了委屈被人误解,只要对方认错问题得以解决,就要冰释前嫌不再为此纠缠不清。假如总处于严谨客气的状态,凡事耿耿于怀,生活质量就会受影响。所以,解决问题水平的高低不在方向选择,而在度的把握。因此,老子又讲成大事者能在宽与严、为人处世的分寸方面拿捏到位。
敦兮其若朴。敦,即原貌。朴,指原木,没有遮盖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本色做人就不会疲累。就像如今的实木家具,远比罩上几遍漆的家具受人追捧。敦、朴又可解为不玩心眼。伪装者不可能长久,总有露马脚的时候。就像一个人整天宣扬自己家财万贯,突然有一天开着奥拓被人撞见,难免尴尬。不如直接告诉朋友,自己开着一辆奥拓正在奋斗,但相信有朝一日会变成奥迪。敢于表达真性情的人是自信的人!敦厚质朴本我自性,不揣摩别人也不被别人揣摩,假如人人如此世界就会清澈透明。
旷兮其若谷。人的胸怀要宽广,即虚怀若谷,光明磊落。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拥有开放的胸怀,不轻易评判,吐故纳新为我所用。
混兮其若浊。对应前文像大象一样有胆识,像猴子一样谨慎,既严谨又会放松,到这里老子话锋一转,提出成事者既要质朴敦厚又要混浊!很多人不好理解,这不是有悖于老子的意图吗?老子匠心独具石破天惊——对待好人要清澈纯真,但不要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不要以为世界上没有欺骗和陷阱,不要以为什么都会公正一切都是光明。英国小学生手册中明确标示对坏人可以欺骗,就是老子本章“浊”的具体表现。仅仅“敦”是不够的,纯“敦”难免受伤害,因为世界一直存在着“浊”。因此,善良的人要拥有化身为“浊”的能力,只有比恶人恶才能制约住恶人,如果好人都没有恶人恶,世界岂不早已是恶人的天下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此看来,浊有浊的好处。比如过度讲究干净就会导致过敏,不管做什么都要用除菌香皂消毒,菌群被破坏,疾病更容易侵袭,浊反而保证了健康。又比如黄河,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会产生差不多十六亿吨的泥沙,十二亿流进大海,剩下的常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滔滔黄河,奔腾东流,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华夏文化。
因此,浊有浊的大用!
编辑:吴桦
qinzibaike
您身边的亲子教育专家
亲子课堂播出时间:上午9:00,重播晚上20:10
·END·
亲子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