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能停啊!」不过一句网络戏谑用语而已,但对于许多慢性病患者而言,却不仅仅是开玩笑。
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这类慢性病患者中的一类。
症状消失了,药能停吗?容易理解的是,人们正在生病的时候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吃药,那么病好了、症状消失了,是不是药就能停了呢?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的《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再一次地强调了精神分裂症的全程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其中,指南提到一个「维持治疗」的概念,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各种症状控制好以后,仍然需要继续治疗。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仍需要持续的治疗。
对不同病情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推荐时间不大一样:
首次发作的患者,在症状控制完全后,再继续治疗至少2年;
第一次复发的患者,维持治疗至少3-5年;
复发两次及以上的患者,维持治疗至少要5年以上。
你瞧,其实不用那么担心「一吃药就得一辈子吃药了」,假如维持治疗阶段患者状况稳定,药还是能停的。
为什么不能停药?简单地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停药=复发。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2年内的复发率90%,并且糟糕的是,现有的医疗手段让医生无法预测谁会是那复发的90%,而谁会是那幸运的10%。
而每一次复发,对于患者的大脑都是一次新的损伤,而且治疗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多次复发的患者,有极大的可能成为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这之后,过上「正常生活」就成了奢谈。
所以,坚持服药,是最主要的防止复发的因素,没有之一,坚持服药时间越长,保护性作用就越强。
第二个次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有多方面的帮助。
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外,还存在着认知症状。
一些认知症状的例子有:
跟正常人相比,患者更难以判断其他人的心理意图,也就是说搞不清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比起病前,患者工作时的注意力更难以集中;
伴随注意力问题的,还有患者的记忆力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认知功能的改善很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加胜任工作和日常生活、社交。
然而,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使得服药变得困难,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我也知道「药不能停」,可是……1.「我没有病,为什么要吃药?」
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医生称之为「缺乏自知力」。
「自知力」是一个精神科的术语,表示一个病人对自己疾病认识的能力。急性期或者恢复不全的病人往往存在着缺乏自知力的问题,而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能认识到自己有病,以前哪些行为和想法、感受是疾病的表现,是疾病恢复良好的表现。
作为患者家属,如果病人这么说,那么就更加不能心软、不能放纵病人不吃药了——因为,这更加说明,TA真的病了。
对于长期残留有自知力不全的病人,可供选择的办法有:
暗服药,即用方便混合在饭菜、饮水中的剂型(如口服液)给患者服药;
使用长效针剂,目前市面上有1个月打一针的长效针剂,每医院,比每天盯着患者服药难度要低多了;
如果病人以前是肯好好吃药的,最近几天突然说自己没病不肯吃了,那么这很可能是复发的表现,医院吧。
2.「吃了药各种不舒服,我不想吃了」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抱怨。
确实,现行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各种副作用,常见的有:
胃口变大、体重增加;
血糖、血脂的改变;
肝功能异常;
嗜睡;
肢体不自主地颤抖等。
出现这些副作用,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切忌自己急忙把药停了,也不能完全不管听任其发展。
一般来讲,医生会提供下面几个对策:
有些副作用不必停药换药,随着服药时间延长慢慢会自行消失;
有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使用辅助药物消除,比如保肝药、止颤药等;
还有些副作用需要配合患者自己努力克服,比如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
当副作用过大,患者难以耐受时,医生会积极减剂量或换药。
3.「我愿意吃药,但药太多了难免忘记」
4.「我恢复得挺好的,也愿意吃药,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有病,白天吃药给人看到了担心遭受歧视」
这都是非常切实的困难。
可供参考的方法是:
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医生把每天的药物都开在晚上吃,这样方便服用不易记错,且下班回家吃药也不会被其他人看见;
自己给手机设个吃药的闹钟,或者下载一个「丁香医生」App,让它们提醒自己服药;
买一个小药盒,里面预先装好每天每顿的药物。
其实,更推荐的办法是使用长效针剂,医院打一针,其余的日子轻轻松松,既不用担心忘记服药,也不用担心服药时被旁人看见。
5.「我想要生小孩,是不是就不能吃药了?」
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服药和生育之间的权衡,显得非常困难。
女性在怀孕阶段和「月子」阶段,内分泌因素与其他时期比大为不同,这种改变本身就容易造成精神状态的改变,生育本身就会升高复发的危险性;而非常多的抗精神病药物存在不低的致畸风险,让精神科医生常常畏首畏尾。
而「一切为了孩子」贸然停药,同样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处于高度的应激中,行为紊乱、拒食拒饮等表现,对胎儿的危险性甚至可能比药物更大。
因此,有强烈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建议在足量足疗程的维持治疗后,缓慢尝试停药;怀孕后,需要妇产科和精神科双重的严密监测。
相关阅读(分别点击即可查看):
得了精神分裂症,会有什么表现?
家人确诊精神分裂症,该怎么做?
精神分裂症患者该怎么家庭护理?
责任编辑:丁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