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用一句“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显然并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我们可以年的德国电影《浪潮》,得到一些解释。
影片描述了德国一个高中班级的历史老师,为了回答“独裁”的问题进行了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他们在班级中成立了一个叫“浪潮”的组织,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声称对集权政治嗤之以鼻的高中生们,参加了实验后短短三天之后,就对“浪潮”组织形成极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排斥异已。
“浪潮”组织让人迷惑的魅力就是,在这个群体里,竟然让所有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软弱变坚强,理性变成激进。
这个班级中的蒂姆,本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交流,自卑的孩子,在校常被人欺负,被称作“软脚虾”。然而,有了“浪潮”组织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成了最勇敢的,他不顾危险爬上市政府大楼,喷涂"浪潮"组织标记,他用假手枪吓退了寻衅斗殴者。
蒂姆生长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一向软弱,但参加“浪潮”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由内而外地拥护、诚心诚意地想维护"浪潮"的坚固,要光大它的荣耀,他俨然成了维护组织的强大战士。
在心理学家们对群体心理的研究中发现,自我软弱的人本能地渴望强大力量,因而对于集体有着特别的钟情,往往会成为集体的狂热拥护者,他们只要有任何的机会,就会与之建立牢固联系,通过与集体的联结,获得集体的强大的感觉。
当这样集体上升为国家时,就成了集权国家。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高度强调纪律性、集体主义,将个人自我压抑到最小,内心甚至全部被集体感占据,国民与国家浑然一体,高度认同国家集体,个人往往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强大、自豪感,这在国家取得成就时越加明显。
这样的集体,胜利越多,凝聚力越强,权威性也就越强,反之,集体遇到失败挫折时,用以维系个体弱小自我的强大幻觉也会消失,如果集体崩溃,最终不免导致个人的自我崩溃。
这也可以解释一个让人疑惑的现象。二战中初期,日本、德国士气高涨,所向披靡,然而,看似强大日本军人,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却大批自杀;德国也是同样的情况,二战战败后,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自杀潮,据说在一个居民总数不过人的小城市里,自杀的人数就达到至,在柏林,战争最后一年自杀人数是上一年的5倍。
在《浪潮》中也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当“浪潮”成员与其他班级发生了群体斗殴,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解散后,狂热的蒂姆却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经典社会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中,对集体中的个人强大感也有一番解释“组成群体的个人,仅仅从数量上考虑,感觉到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这种感觉,让他释放出自己的本能。而当他独自一人时,他不得不克制这些本能,由于群体的因素,他无须承担责任,于是,一直约束着他的那些责任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群体中,个人会产生强大、不受约束幻觉,这是人类本能中的力量。——就象电影中的蒂姆,在“浪潮”中,一反常态的勇敢和冲动一样。人会被强大集体的认同所吸引,但是在集体中释放出人的本能,一旦被激发成为狂热,就难以被控制。这种集体的狂热与一些神圣的目标结合,往往就是巨大历史悲剧。三十年前的中国“文革”,被称为“十年浩劫”,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运动中,人性之扭曲荒唐,让人无法想象。这样的悲剧但愿不要再重演——张红兵是一位当年的红卫兵,年,张红兵的母亲在家发表了一番言论,让“根正苗红”的张红兵举报为“反革命”。两个月后母亲被枪决。多年后,张红兵忏悔,“我家其实和万千的普通家庭一样,是充满温情的。年2月13日,我们家人在一起辩论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母亲说,领导人不该搞个人崇拜,‘我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我当时非常震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改变了,不是一个母亲了,而是阶级敌人。举报后,我当时心里很乱。不过想得最多的,不是后悔,而是觉得家里出现了一场阶级斗争,我和父亲站稳了立场,我们的政治表现经得起考验。“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那些已经沉没在记忆中的集体屠杀——十字军东征,集中营,红色高棉,大清洗等等狂热悲剧还将一次次的再演,那些宗教极端主义制造的恐怖袭击,就是一个明证。
《乌合之众》指出,一个心理群体所呈现出来的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无论组成群体人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和智力是不是一样,他们被转变为一个群体这一事实,便使他们拥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使他们在感受、思考和行动时,其方式完全不同于每个个体在孤立状态下的感受、思考和行动所采取的方式。
有时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历史是进步,还是在轮回。
现代科学的理性,使得维系一代代人认同的土地、乡村伦理、神话、宗教力量日趋变弱,旧的精神支柱轰然倒下,当焦虑不安成为时代的症状,存在感、安全感、自我感的强烈需求,却使又宗教回归成为一种潮流。
当人的精神需求变得迫切时,面对欢迎的怀抱,实在是无力区分正邪,饥饿的鱼儿怎么能分清食物和诱饵呢?
一些极端团体只是用一些遥远的美好目标,就足以让年轻人满腔热忱地投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自由。一个所谓高尚的口号,就会让一些毫不相干的人如恶灵附体,涌上街头狂砸乱砍。更不要说那些频频得的手的传销团体、打着心灵成长旗号的“洗脑”培训、电信诈骗。
人的灵魂没有那么坚强,它永远期盼有个依附,如果找不到上帝,它就会去投向魔鬼的怀抱。
炎风风信子碧海,男,70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护理师、企业EAP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咨询。咨询经历4年,个案时数小时,个人体验80小时,督导时数小时。参加培训有:李鸣教授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张海音、薛伟精神动力取向病理心理学和临床案例连续督导、杨凤池教授的婚恋家庭、傅安球教授催眠,以及短期焦点SFBT、叙事治疗、欧文亚隆团体、房树人技术、沙盘游戏、释梦等。
主要1.人际关系2.婚恋情感3.情绪管理4.职场问题5、心理解梦
本文编辑炎风子衿
菊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明天湖北卫视将重播我讲解的如何治疗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