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万众一心守住这座城系列报道之五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疫情歼灭战中,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汇聚着来自全区各地“天使白”“警察蓝”的温暖,处处涌动着担当的力量。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他们来到边城。在这里,他们顶着凌晨的寒风为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万家灯火已然熄灭的夜晚坚守在小区卡口;他们之中,有的是守护患者与病毒白刃作战的“白衣天使”,有的是为了捕捉病毒传播的蛛丝马迹而彻夜不眠的“侦察专家”,在这个寒冬,他们用血肉之躯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小区里的“突击队”
采取封控措施,人员流动得到有效管控,随之而来的是核酸采样工作压力,在此时来自各地的医疗队成为小区核酸检测的中坚力量。11月28日,呼医院紧急成立的由50人组成的援满医疗队快速抵达我市。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医疗队负责的是物流大厦和周边宾馆隔离人员、货车司机和部分酒店工作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由于物流大厦核酸采样点没有合适的房间可以供医护人员脱掉防护服,大家不得已只能在室外放上一把凳子、几瓶手消,这里就成了队员们“天然的更衣室”。此时,室外气温已达到零下19度,寒风刺骨,身着单衣的队员们需要在保证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快脱掉防护装备。一遍又一遍的消毒液让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白的双手冻得红肿,长时间佩戴防护口罩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身体则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由于疫情发生突然,防疫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驰援满洲里的医护工作者们没有任何怨言,“队长放心吧,我们都没事,我们都能坚持,没问题!”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同样面对生死抉择的战役中,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医务人员对守护生命的承诺。星空下的“守夜人”午夜时分,封控小区里万籁俱寂,此时千家万户已经进入梦乡,然而红蓝相间的警灯依然在小区闪烁着,让小区居民感到分外安心。此时此刻驰援满洲里的各盟市公安干警们依然在值守在岗位上,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民警王宇婷就是其中的一员。王宇婷所在的封控小区共有6名民警24小时值守岗位,为了确保封控措施落到实处,民警们经常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对违反防控规定的居民及时进行劝阻,避免因一时麻痹大意让防控工作溃于蚁穴。驰援满洲里市的20余天以来,枯坐在警车内,还要时刻保持精神的集中,陪伴他(她)们的只有警帽、制服、对讲机和口罩。枯燥的抗疫工作并没有磨去为辖区群众办实事的热情。在基础摸排工作中,得知所在辖区内三户家庭生活物资较为短缺,王宇婷立刻率领组员自费为三户家庭购买生活物资,为居民基本生活所需提供了保障,用忠诚担当、无私奉献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警誓言。和王宇婷一同奋战在满洲里防疫一线的还有她的爱人,作为“双警”家庭,全家一起参与到了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在这里他们是携手同行的家人,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用双份坚守护卫着北疆这座城市的平安!追踪病毒的“侦查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人的辛苦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有些人则我们看不到的岗位上付出着艰辛和努力,PCR检验和流调工作就属于后者。疫情发生我市立即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采样后的PCR检验同样压力倍增,在最吃紧的时刻,来自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兴安盟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的11名资深检验师火速集医院,与该院PCR实验室检验人员并肩作战。每次前线核酸采集大军任务结束,不论是晚上十点,还是凌晨一点,当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之时,PCR实验室里的“病毒猎手”还在进行核酸样本检测,从标本处理、核酸提取到上机扩增与报告,在高强度的任务和严密的防护服包裹下,大家经常顾不上吃饭、喝水,订好的饭一放就是几个小时。“这几天去过哪里?和什么人接触?他们分别是谁?怎么联系?”12个流调室里,电话声不绝于耳。来自内蒙古综合疾控中心、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通辽市疾控中心的四支流调队正在和时间赛跑,他们深入病毒“源头”,去阻击一个个可能存在的风险。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员则是这场战疫中的“侦察员”,他们对核酸检测阳性者展开追根溯源式的调查,逐一记录并分析核酸检测呈阳性者的活动轨迹以及接触人群等,从中找出密切接触者,最终形成准确的流调报告和密接者名单并上交给相关部门。为此,这些流调员们经常从深夜工作到凌晨,又从凌晨工作到深夜,以确保对每一份流调报告都进行严密审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战疫中的“最前线”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前线与后方的区别,但是有一处战场却是真正和病毒“短兵相接”、和死神竞争赛跑,这就医院。在这里,来自全区各盟市33所医疗机构的余名医护人员同边城的医疗团队携手为挽救肺炎患者做着不懈的努力。在治疗过程中,援满医疗队按照“一人一策”要求,由专家组会诊,精准制定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并全天24小时不间断跟踪研判病情。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也给予患者精心细致的护理,做好心理疏导,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让患者尽量能“吃好喝好睡好”。经过科学、精准、有效治疗,一位位患者顺利康复,留下的是医护人员无尽的感激和祝福。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卫健委组织高水平医疗救治团队紧急驰援,包头、乌兰察布、赤峰、通辽等地15支、余人的强医院,参与患者救治工作;自治区、呼伦贝尔两级抽调余人组成的核酸检测队伍,在各核酸采样点紧张有序工作;自治区卫健委协调全区各地6支、余人的流调队伍,参与流调溯源工作;自治区公安厅迅速集结厅机关、各盟市、呼伦贝尔各旗市区余名警力紧急增援满洲里,参与社会管控、数据筛查等方面工作;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招募名党员突击队员、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招募名志愿者,他们在抗击疫情最为关键的时刻逆行出征,下车伊始便分赴社区卡口、核酸采样点等抗疫一线投入工作。…………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笼罩在边城的疫情阴云终于慢慢消散,驰援满洲里的各个团队有些已经开始陆续返程,但你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付出边城儿女不会忘记,这份守望相助的赤子之情我们将永记于心,这份众志成城的澎湃力量我们将一直激励边城儿女,向你们致敬,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们!来源
满洲里日报
平台实习编辑
程群
往期回顾我市召开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满洲里专项督查汇报会满洲里海关推行“一企一策”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迸发新活力今年前十个月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和运量已超年总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