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的父母这样做,孩子就开始康复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4-12 21:22:48   点击数:
  

如果家里有一个精神疾病的孩子,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做?家里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孩子是这个家庭中最大的不幸,父母正承受着人生最大的痛苦,而又束手无策。孩子不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社会关系都不理解,有一种叫天不应,叫地不明的无助感。而精神疾病的治疗,目前医学上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是以人的心理扭曲为基础的,做父母的感觉到束手无策。在这里,我要告诉患者的父母们,希望孩子康复,孩子的康复的程度有多高,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态度转变,家长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与其说是治愈孩子,不如说是治愈父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转变了,家里的整个磁场就发生了变化,孩子一定能收到这样的信息,也一定会慢慢的发生变化。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陪伴。当孩子患了精神疾病以后,家长是孩子最长情的陪伴,倾听孩子倾诉内心的感受,而不做评价,感同深受孩子的处境。

第二,忽视眼前孩子不正常的生活态度以及行为,不要去指责抱怨。因为这不是他们正常的状态,他们生病了,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就不会为孩子着急上火去抱怨和指责,而是多肯定做对的事情。

第三,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不要总是摆出家长的姿态,不容置疑,孩子总是被动的一方,否则孩子永远是孩子,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聪明的家长要学会与孩子相处引导关系发生反转,让孩子变得强大起来,尽量弱化父母的能力。比如父母年龄大了,视力不好,买来的东西要看说明书,尤其药品说明书上面的字太小,看不清楚,请孩子帮忙读读,孩子读药品说明书的同时,也了解父母的病情,内心会升腾起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买东西的说明书,读一读锻炼,多说话,多交流。买来的东西让孩子帮忙拿,自己年岁大了,提不动,家务劳动,让孩子一起参与干,父母干不动了,让孩子同时参与劳动,体会父母的不易。当父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孩子,但孩子端水做饭,照顾父母,多提供让孩子关心父母的机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父母总是围绕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如果孩子能建立起以父母为中心,孩子就已经走上了康复的路。

父母也需要照顾,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关心父母,让孩子陪自己多出去转转,而不是父母陪着孩子出去转,这里主次对象关系要搞清楚,孩子总处于关心父母的主体,是有力量的一方。以上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不再过分的自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2491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