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VS双相情感障碍,哪个更严重哪个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4-5 17:45:34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典型抑郁发作的发作性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一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等多方面精神活动异常的精神障碍

两者均为目前比较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之所以经常被混为一谈,是因为在发作时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时均能表现情感异常,如出现冲动言行,激惹性增高,或者情绪低落、缄默,甚至木僵状态;

可能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中断,认知功能减退;

会引发脱离现实的状态——伴有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或推理混乱,甚至可能出现自杀、伤人行为,双相障碍极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上,双相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影响下会出现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严重时甚至产生罪恶妄想、虚无妄想,在躯体不适情况下也可产生疑病观念。

躁狂相时出现夸大妄想,认为自己能力超群,但思维内容并不荒谬,没有完全脱离现实。

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时,出现思维内容的跳跃,也常被误认为思维散漫。不少患者伴有评论性幻听等感知觉障碍,多出现在情绪症状的高峰阶段。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表现为不稳定、淡漠或易激惹,主要继发于精神病性障碍基础上,常表现言语凌乱、思维不连贯、行为具有盲目性,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是反复发作,表现为情绪波动,间歇期患者情绪稳定、人格保持完整,对其病情有所了解和判断,但若发作频繁,也可能表现为慢性迁延病程。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为持续性进展,在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人格及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对病情丧失自知力和自控力,呈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状态,多数预后不良。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使用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现在主要使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

而双相障碍的传统治疗主要使用情绪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现在除了使用传统药物以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也常常被用来治疗双相障碍。

但是以上西药很多患者后面越吃越多,而且副作用比较大,建议治疗以中医为主,无副作用。

如果长期服用西药,需要先通过中药加大西药的效果,后期慢慢的将西药减量,直到除病根。

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的精神病,是比较严重的。相对遗传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相对的轻一些。

但是这两个疾病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的服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2482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