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知今日科技话题低温制冷技术精神分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3-2-20 11:07:04   点击数:
                              

1

零下℃百瓦级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浪微博

百瓦级功率,制冷至零下18℃,家用冰箱可以做到。同等功率,制冷至零下℃,则需要国际先进技术。近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是航空航天、氢能源储运、氦资源开发等领域及一批大科学装置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

——新华社新浪微博

2

我国科学家鉴别到东亚人群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力高达80%,表明遗传风险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起主要作用。4月18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罗剑雄课题组通过精神分裂症整合组学研究,鉴别到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精神分裂症通报》上。

——《科技日报》

3

中国科大研制出一种新型软体机器人手臂

▲软体机器人手臂打开抽屉。(中国科大供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小平教授团队受蜂巢、象鼻、章鱼等启发,利用蜂巢气动网络结构制备了一种像象鼻一样兼具灵活度和大负载能力的软体机器人手臂,可以轻松完成生活中的开门、拧瓶盖、拉抽屉等各种任务。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机器人研究杂志》。

机器人刚性机械臂的最大优点是控制精度高,因此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可能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而是需要更加灵巧、柔顺、安全的软体机器人手臂。

——《中国科学报》

4

考古研究显示来自东亚的人群在距今四千年前已定居青藏高原腹地

考古学者通过对西藏玛不错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来自东亚的人群在距今四千年前已定居青藏高原腹地。

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于4月17日至19日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夏格旺堆在会上就年西藏康马县玛不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介绍。

——中国新闻网

5

快速射电暴有更低频率无线电波

▲来自快速射电暴源B的脉冲到达了LOFAR望远镜。图片来源:Futselaar/ASTRON/Tendulkar

自十多年前人们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FRBs)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困惑,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银河系外产生了这些强烈的无线电闪光呢?随着对FRBs持续时间、无线电波频率等信息的收集,答案范围在逐渐缩小。

现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CHIMEFRBs项目的研究人员证实,FRBs包含频率比以前探测到的任何频率都低的无线电波。这一发现重新划定了理论天体物理学家试图找到FRBs来源的范围。相关论文刊登于《天体物理杂志通讯》。

——《中国科学报》

6

新研究发现每年多吨外星尘埃落在地球上

每年许多来自彗星和小行星的尘埃会穿过地球大气层并形成流星,其中一些尘埃会以微陨石的形式到达地面。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年约有吨这样的微陨石落到地球上。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学术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过去20年中先后在法国、意大利合建的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附近开展了6次考察,充分收集了尺寸从30微米到微米不等的微陨石。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测算微陨石每年在地球上积累的状况。

——新华网

来源:今日科协

原标题:《科学新知|今日科技话题:低温制冷技术、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新型软体机器人手臂、东亚人群、快速射电暴、外星尘埃》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24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