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墨艺
笔墨从字面意思简单理解,是指中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或称为笔法与墨法。中国画的笔墨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需要上升到道的层面来理解,以技载道,不断让“技进乎于道”,从而达到“技道合一”的境界,这是笔墨的本质内涵。正是中国画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赋予了笔墨超乎技巧层面,上升到“道”层面的深刻内涵。中国画首先通过有法度约束的用笔与用墨在宣纸留下的线迹与墨韵,满足视觉需求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些笔墨痕迹要饱含上升到情感层面的丰富信息,能够诠释画者的人格精神,并直指“道”的方向,达到“载道”的精神要求。
(黎越常春到吾山97xcm)
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认为,评画六法,首推“气韵生动”;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云:“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历来的评画者多把“气”放到最重要的审美位置,可见,超越具象、上升到人格精神层面的“气”,是评判中国画艺术水平的最高标准。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道与气是两个抽象又玄奥的哲学概念,《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世间万物皆生于“气”,并遵循于“道”而运行。唐代张璪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界的事物仅仅是引发内心气息变化的导因,而气息变化的本质就是心源。从黎越常的山水画中可见,画家在遵循笔墨法度与情思变化的调和中,在一点一划、起承转合、提按使转之间以气运笔,引导着内心气息的变化并呈现于纸面,变无形的气为有形的感受传递给观者,可谓“技近乎于道”。
(黎越常雨后丘园景更新x69cm)
笔墨之道,气备而韵生,气韵生动为佳作。王阳明认为,气有多种存在状态:“凝聚为精,流动为气,妙用为神。”韵是气的一种存在状态。《易》曰“天之大德曰生”,万物须有生气,让气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需要韵,韵为气的风姿神貌,气韵合而生机现,这就是所谓的气韵生动。因此画家在绘画创作中需要注重营造笔墨写意之气。书写性是中国画笔墨审美的主要特点,也是创作者内部气息外化为线迹的主要途径,通过书写性用笔,才能传情达意。正如黎越常的用笔干净利落,力透纸背,在起承转合、一波三折、提按往复、抑扬顿挫之间,尽显心中意气、性情兴致、学养内涵。
(黎越常多彩春天x69cm)
在绘画创作中,需营造笔墨生机勃勃之气。创作者须有生气,笔墨才能活,作品才能够打动观者。黎越常通过长期的写生、观察,将自身融入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感悟自然,这即是一种人生的历练和沉淀。正如儒家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这便使他的笔墨随应性情,在创作中笔墨精妙自然生发,画面阴阳相生、疏密结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黎越常山谷泉声96xcm)
中国画笔墨强调“技进乎道”,正因为这样的观点,所以笔墨能够具备独立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气”是作为技的笔墨与道连接的桥梁,技能否载道,由“气”来决定,创作者后天气质与人文修养的积累,是成就作品风格与笔墨质量的关键。画者要在吻合于道的方向蓄养中和之气,随着气格的不断提升,气质的不断纯化,以气驱技,以技传气,使笔墨达到“技进乎于道,以技载道”的精神内涵。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画艺术永葆生命活力。
(黎越常幽谷泉声x69cm)
艺术家简介:
黎越常黎越常先生,号月里老人,年生。
年起开始学习绘画艺术,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现为湖南理工大学),师从李古禅得意弟子李天玉教授、齐白石关门弟子李立教授、陈白一教授和董绍茂教授、唐吉介教授等。
年11月出席了在文家市纪念馆召开的筹建县文联筹备小组会。
年与现为湘潭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周小愚先生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县级美术协会,並连续四届(20年)担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年2月为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年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年8月经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机构评审通过授予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
年5月当选湖南省包装技术协会理事。
年7月经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通过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年8月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年3月聘请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年经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职称资格评审通过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年2月聘请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
年5月经中国工艺美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授予“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
年9月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年5月浏阳市市委和市政府授予黎越常先生“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他致力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与创新。同时从80年至现在各有关部门已经为他举办了7次个展,应邀出席国际国内的有关重大艺术活动。
他的绘画作品先后被各大型纪念馆、央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先生与国内外友人收藏,多次荣获国际与国内大奖,被授予为中国当代最具市场潜力、最具收藏价值的30位中国艺术家之一。国家文化部、北京文化局、国家版权局授权雅昌艺术鉴定中心对黎越常先生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展出的中国画作品均颁发了《鉴定证书》与《备案证书》,并将其鉴定采集的高清图像与DNA数据存入了国家专业鉴定备案数据库。邵大箴、范曾、廖静文、于志学、尼玛泽仁、李中贵等艺术名家均对黎越常先生的绘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