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状态经常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之下。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是越来越多。只有先弄清楚精神障碍症状都有哪些表现形式,我们才能尽快的治疗。那么,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哪些呢?
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包括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二、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化声、思维扩散、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强迫观念等。
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指妄想,是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主要包括被害妄、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被洞悉感。
3、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在于其形成有特定的性格基础与现实基础,内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三、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四、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
(本文非本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