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私人订制”科学营养
心理干预帮助康复
——医院(医院医院)精心治疗“6·17”地震伤员侧记
晚报记者黄平文/图
心理卫生专家和志愿者对萱萱进行心理干预
“6.17”长宁地震以来,医院(医院医院)共收治住院震区伤员17人,其中有2名危重伤者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在院伤员15人。
除手术和药物治疗外,住在该院的伤员,还得到了“特殊”照顾:“私人订制”个性化营养餐,让他们获取更全面更科学的营养;心理卫生专家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心里的创伤得到抚慰,有利于身心早日康复。
营养餐吃得津津有味
个性化营养餐让伤员吃得更科学
6月21日晚6点左右,在医院(医院医院)总院重症医学科ICU监护室,地震伤员们的晚餐开始了。
来自珙县巡场镇13岁的小李,晚餐肉类和蔬菜搭配得当,既营养又好吃,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吃得科学,身体才有能量,伤口才能恢复得更快。18日入院以来,头部受伤的小王除得到积极治疗外,每顿饭吃得也是相当科学、可口。昨日下午3点左右,他再次下了病床到走廊上散步。“刚来的时候没力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小王告诉记者。
订制的营养餐好好吃
该院临床营养科护士长唐元英介绍,目前住在ICU的地震伤员共有15人。每名伤员刚入院时,临床营养科都要结合其基础疾病和受伤情况,逐一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决定是吃普通营养餐还是特殊营养餐,制订科学的、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根据筛查和评估情况,目前地震伤员中,有2人吃的是特殊营养餐,进行了肠内营养治疗。来自震中长宁县双河镇大水村92岁高龄的彭婆婆,在地震中股骨颈骨折。临床营养科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开出了“匀浆膳”方子,让老人体内能获取均衡的营养素,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来自长宁县双河镇燕子村74岁的张大爷,地震不幸造成他重症颅脑损伤。结合老人的伤情和身体情况,临床营养科开出了“短肽型全营养素+乳清蛋白+益生菌”的营养方案。目前,老人已经做了手术,身体恢复良好。
另有10人吃的普通营养餐。说它普通,是相对“特殊营养餐”而言,其实一点也不普通:它根据每位伤员的身体情况一对一订制,每个人的食谱都不相同,每天的食谱也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对调整,充分考虑了营养成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医生给我说,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身体才长得好,伤口才恢复得快。”来自长宁县梅硐镇的伤员李女士说,临床营养科的医生和护士每天早上都要查房询问情况,然后订制当天的营养餐,非常好。
为老人订制的软糯可口的营养餐
心理干预抚慰伤员心灵创伤
心灵的创伤虽是无形的,但往往更难治愈。如何尽快让伤员从地震和受伤以及家庭变故的阴影中走出来,医院(医院医院)竭尽全力对伤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让他们早日痊愈。
昨日下午5点左右,在医院(医院医院)ICU监护室,地震中受伤的5岁小朋友萱萱正在快乐地与心理干预志愿者一起玩玩具。此时,医院的心理卫生专家、医院(医院医院)心理卫生科治疗师等人来到病房,再一次对萱萱和其他伤员进行心理干预,抚慰他们因地震造成的心灵创伤。
医院(医院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向汉周介绍,对入院的伤员是否进行心理干预、如何进行心理干预,首先要根据其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再根据伤员的心理反应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该院的心理干预团队由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和南丁格尔志愿者组成。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医院(医院医院)支队的志愿者,都是该院的护士主动要求利用休息时间前来服务的。地震发生后,医院护理部向全院发出南丁格尔支援志愿者招募,大家非常踊跃,共有多人报名参加。医院根据具体情况,每天轮流安排8-12名志愿者陪伴在伤员身边。在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医生指导下,志愿者们一方面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一方面对伤员的生活进行一些帮助。
通过聊天等方式对伤员菡菡进行心理干预
陪小孩玩玩具,陪学生背古诗,陪大人拉家常……从细微处入手,走进伤员心灵,心理干预取得了积极成效:曾极度焦虑的32床伤员的情绪得到缓解;因丈夫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28床伤员,情绪也渐渐开始平复;31床读小学6年级的小朋友由一言不发到逐渐开朗,甚至还拿起书本主动学习……
仁德传院,大医精诚。医院(医院医院)对地震伤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加上“私人订制”的营养餐,这些“特别的爱”将随着手术的实施和药物的治疗,让伤员们的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尽早痊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