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医佛教的意志品质与进取精神意志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0-1-7 9:35:22   点击数:
  

本文节选自《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中《佛教精神医学》。总主编李良松教授,王米渠编著。

十住十行——佛教意志品质的概括

大乘佛教历来倡导信徒奋发精进、勇猛无畏、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这种精进的人生态度无疑为进步的榜样,佛教的“威力”“奋迅”“大雄”“大无畏”的精神可以铸造出轰天震地的人物。

他们提倡佛教“头目脑髓,都可施舍于人”的自我牺牲精神,鼓舞人们前进。大乘佛教这种传教的精神在中国到处可见。

“对诸善法之欲,精进、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励、不放逸”(《大义释中》),这些都是大乘佛教要求意志品质的很好概括。

以精进为例,精进是勤勇奋进的意志,亦即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佛在《阿含经》中常常说到精进,而且认为这是修行的重要品德之一。三世诸佛都因精进而得成佛的,任何有益于社会人群的善事,亦由精进而得成就。

所以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中,都说到精进,还可以从十住、十行、十回向体现出修行的诸多方面的意志要求。

精进——佛教修行行道的一种进取精神

精进是佛教修行道的一种进取精神,在佛学中这个意义的名词也不少。如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四正勤中的正勤等皆是。

不过佛法所说的精进,主要是约止恶行,行其善行,就是未生的恶法,以最大意志的努力令不生起;已生的恶法,以最大的努力令其断除,正如佛陀做太子时在菩提树下修行一样。

至于无量的善法,尚未修习的努力使之生长起来,已经生长的努力使之增广,并以此克服种种懈怠,完成圆满无量功德善事。像这样为止恶行善,是佛法精进的本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厦门市石室书院

中华佛医高级研修班

正在火热报名中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招生简章

报名咨询电话

--

来源:中华佛医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活动预告:

6月18日(农历五月廿四,周日)父亲节:上午药师密坛祈福法会,晚三步一拜感恩朝山

6月26日(农历六月初三,周一)韦驮菩萨圣诞法会

7月12日(农历六月十九,周三)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千佛法会(有皈依)

赞赏

长按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用什么药冶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19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