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谎言的问题一直有过思考,却从未动笔写过,今天尝试着写一下。
我一直对谎言比较抗拒,我本人想要坚守真诚、诚实的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关于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想法。
以前我的想法是“做一个不说谎的人,我不能保证我说的话都是真话,但我至少能保证我说的不是假话”,语言有很多模糊的词语,这给了我这种做不到全部说真话的人生存的空间。
今天由于一篇文章,我决定会这个想法进行修改,我现在的想法是“在善良的前提下,我要做一个不说谎的人,我不能保证我说的每句话都是真话,但我能保证我说的不是假话”。这中间有个模糊的地带,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过于直白,而祸从口出,这是我想做到的状态,至于能不能做到,需要时间的检验。
一、语言能塑造人的性格
我们说环境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语言同样对塑造性格有重大影响,其实语言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什么样的语言习惯就有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性格,比如你经常说“我不能,我做不到”,你每说一次就是在暗示一次你做不到,你不行,一定时间长度之后,你真的会做不到,会不行,这样的人生,只能是一事无成,这只是一个推论,但是生活中却也不乏这样的人,一遇到问题,首先就说我做不了,我不行,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举过一个例子,是他的父亲禁止他在任何情况下说类似这样的句子:
......本来(原本)就是嘛!
李笑来在书中说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其实这个道理大家是很容想明白的,语言会潜移默化的塑造人的性格,积极的语言习惯会塑造向上的性格,消极的语言习惯,会塑造消极的性格,这也可以理解为自我暗示的力量。
二、问题产生痛苦
先说说痛苦,因为痛苦在以下的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痛苦,人生苦难重重,本就应该正视与面对痛苦,但由于痛苦实在是太痛了,有些人无法忍受,所以他们想逃避痛苦,他们只想舒舒服服的生活,不用付出辛勤的劳动与艰苦的努力,生活理所应当的就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愉悦的,总之一定不能是痛苦的、苦难的。心智健全的人当然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人生必然是充满苦难与痛苦的,但并不是说人生没有幸福与快乐,这必然也是有的,但人生苦难重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人性中有一部分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所以人性必然有逃避痛苦的倾向,痛苦是怎么来的?
痛苦是问题产生的,没有问题就没有痛苦,碰到了问题得去解决吧,如果问题非常容易解决,也不足以称之为问题,既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是不是得付出体力、脑力、精力,劳心劳力、费力费神的去解决,既然劳心劳力、费心费神那就不可能不痛苦啊,因为人性就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啊,劳心劳力就是痛苦。
有些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可能觉得没那么痛苦了,那很可能是因为在解决问题之后有足够强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在支撑着他们,冲抵了一部分痛苦感,但即便如此,也是痛苦的,因为是在逆着人性而行。
而且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还会接连碰到各种其他问题,各种负面情绪都会扑面而来、接踵而至,最近有大V写了篇说出创业者像孙子的文章,说创业者很辛苦,活得像孙子一样,虽然这些是创业者里的弱者(因为强者不会到处喊自己活的像孙子),但他们的痛苦也许是真实的,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痛苦呢?
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是太多了,他们要解决产品问题、要解决市场问题、要解决员工问题,总之一定是没完没了的在解决问题,有问题就有痛苦,倘若他们承受了很多痛苦,也获得了成就,那么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抵消他们的痛苦感,他们就会觉得一切都没那么痛,也都还可以接受,倘若他们承受了很多痛苦,却没有得到一些回报,痛苦的感觉会被放大,所以他们忍不住会喊出来,我好痛苦,我没人理解,可创业本就九死一生啊,私下喊喊没关系,全世界到处喊可能就有问题。
当遇到问题与痛苦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有些人选择勇敢面对,用心灵直面痛苦,有些人选择逃避问题与痛苦,当然你知道有些问题逃避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是你的我问题就是你的问题,继而是你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当逃避问题和痛苦的时候,就为心理疾病埋下了种子,因为这些问题没办法消失,比如小时候受到了心理创伤,并没有被解决掉,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一些方法压制住了,显意识里已经没有这件事了,可潜意识里这个创伤是始终存在的,当时机来临,潜意识就会用各种方法去提醒创伤的存在,因为已经压抑不住了,总有时机会让它他出来,这就是心理疾病。
为什么说孩童时期特别重要,小孩没有能力去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他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逃避,所以孩童时期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生活中有些人遇到问题是选择了逃避的,那么当他们逃避时,常用的的方法是什么呢?——谎言。
三、谎言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由于有问题与痛苦,有些人选择逃避问题与痛苦,逃避常用的方法是谎言,谎言就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更有甚者会心灵扭曲,没法认知世界与自身,就有可能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
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这句话其实是指的是自身的问题,你自身有问题,你不去解决,你就会问题。工作中你不能解决问题,那你对公司是没有价值的,是无法留在公司的,这种可能只是你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或者你不愿意去解决,这指的是外部的问题,能力不足就去提升能力或者找个难度小点的工作,不愿意去解决就去调整心态,这是外部的问题,和自身成为问题是有区别的。
自身成为问题的人,就是心灵扭曲,容易做出些后果严重的事情。
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中,斯科特说:“逃避问题和痛苦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在《少有人走的路:勇敢的面对谎言》中,他说:”由于人们常常用谎言来逃避问题和痛苦,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谎言同时也在塑造你的性给,对于一个经常说谎的人,撒谎成性就是被塑造成的一种性格。
但同时我有个问题还没想明白,对于一个撒谎成性的人,如何评价他表现出来的其他方面?撒谎在一个人品性的评价中,比重应该是多少?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封皮背面,在关于作者的介绍里,有这样一句话:
他说,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人们问,什么是“低级趣味”?他说:”忽悠人、吹牛——这是天下最恶俗的低级趣味。”
忽悠人、吹牛不就是说谎吗?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痛苦我在《痛苦的根源以及不再痛苦的法门——这也许是篇解药》中已经做过了论述,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阅读原文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