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用亲身经验告诉你,想长寿只能靠自己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7-4-11 14:43:04   点击数:
  

院士们所擅长的医疗领域各异,但以自己的治病救人经验为基础,对人生的感悟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最好的医生其实是自己!

活到高龄的院士们,想和大家分享的,其实是这七句话!

1.寿命长短60%取决于自己!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

寿命的长短15%决定于遗传,但60%决定于自己,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养生保健。

二十养生正当年,

四十指标都正常,

六十以前没有病,

八十游泳人未老,

九十犹能半小跑,

轻轻松松一百岁。

官再大,钱再多,阎王照样土里拖。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养心莫善于寡欲,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人老了,心态比碰到的事要紧要得多;年纪大了,要珍惜并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乱,不可以偷懒和厌倦生活。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天领取谋生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遇事不钻牛角尖;

不管每天赚多少钱都要开开心心;

不管每天吃荤或吃素都觉得香;

穿衣打扮只要能御寒保暖。

2.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曾益新:中国科学院院士

机器旧了、坏了,需要经常除锈、上油、疏通、修理;人同此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动手术──这就是治疗。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做到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很多人都对健康的四大基石了如指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现实生活中呢?

有不少人依旧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埋头苦干”,吸烟、喝酒、大鱼大肉、通宵熬夜、吃宵夜、不吃早餐、吃饭不定点、饱一顿饿一顿、不锻炼、长期闷闷不乐……直到生病了,身体累垮了,才被迫停下来!

怎么治怎么防?答案是预防得走在前面。

首先就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

其次,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3.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一个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4.把锻炼看成跟吃饭一样重要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

人的身体好比发动机,发动机的汽油好比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人所摄入的这些营养的消化,好比汽油的燃烧离不开氧气,人通过运动充氧,使“燃料”燃烧,才能获得动力。”

把锻炼身体看作像人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再忙再累,也决不放弃锻炼。尤其外出开会时,哪怕席地做几个俯卧撑,也要达到锻炼的目的。

你工作的能量和生命的能量,都需要靠运动来提供。无论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都能达到有氧运动的目的。

5.每天走上六七千步

赵铠: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的生活很简单。早晨六点半晚的时候七点起床,晚上一般到12点后才睡觉,但是我睡觉很“死”,半夜不醒。

还有雷打不动的午睡习惯,出差也不例外。

近些年,赵院士的健身就是散步了。每天都戴着计步器,一天要走六七千步才够。

6.心态平和名利看淡

曾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

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专心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做实验时,经常要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这也算是一种体育锻炼吧。多走路基本上是我惟一有时间而且能坚持下来的健身方法,平时只要有机会,能不坐车就尽量多走走路,每天晚饭后如果没什么事,也会用散步的方式,消消食,活动活动筋骨。

把名利看得很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尽量想开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因为工作最快乐。

8.别真生气

程莘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专家。

所有长寿的老人生活习惯都没有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轻易改变这些已经形成的习惯。

程莘农院士退休后还会每天早起到诊室转一圈儿,几十年了,已形成惯性。

“不生气”,程莘农院士经常在公开场合与人争论时拍桌子,但他笑着说:“那不是真的生气,大喊大叫之后我就忘了。”那是业务探讨,绝对不是伤肝的怒火。

吃饭只吃九成饱,“吃九成饱,就是要让肚子里不要有滞,这样就算感冒也不会有大问题。”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1504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