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姐觉得这一点也是影响抑郁症患者不去考虑自己会是一个残疾人的因素。毕竟精神残疾证并不是一个很光彩的证书。
其实这种偏见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各地都有,我们接下来看看美国专家的研究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六千万人会遭受精神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对他们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造成了困扰。事实上,如今对付精神疾病,医学界已经有了有效的治疗办法,而且获取治疗并不是一件难事,却仍然有约40%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人不愿意接受治疗,而那些已经开始参与治疗的人当中,也有很多人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下去。最近发表在《公共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项报告表明,“污名”(stigma)是造成许多人不愿意去治疗精神疾病的一大原因(译者注:所谓“污名”,大致可以理解为一种莫须有的负面印象或是偏见)。一直以来,“污名”就是影响人们寻求治疗的因素之一,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污名”的影响尤其深远。“伴随精神疾病而来的偏见和歧视,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与精神疾病本身一样大。它们妨碍了人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并且阻止人们寻求治疗。”主要研究者、伊利诺理工学院心理学家PatrickCorrigan说。“当人们开始注意到精神健康问题时,马上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污名’会造成大麻烦,”美国前“第一夫人”RosalynnCarter等人在随后的一篇文章中评论道,她们都是卡特中心的精神健康研究项目的主持者,“这些问题在今天持续存在,相比其它疾病而言,精神疾病获得的研究资助最少,相关医疗保障措施也最不完善;人们对于精神疾病普遍有一种偏见;此外,媒体不负责任地对精神疾病与暴力之间联系的大肆渲染(其实两者之间联系并没有报纸上描述得那么大),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在报告中,Corrigan等对阻碍人们接受精神健康治疗的各种“污名”进行了分类。一种常见的偏见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其行为无法预测,因此很危险。这种偏见引起了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污名”(Publicstigma)。一方面,因为想要与这种“公共污名”撇清关系、躲得越远越好,所以不少人即使患有精神疾病,也往往会在中途退出治疗,甚至排斥治疗。另一方面,“公共污名”也会影响患者身边的人,如亲友、医生等,的想法和行为。Corrigan等指出,在社会机构和系统中,对精神疾病已经有了结构性偏见,这种结构性偏见反映在两点:(1)相比医疗健康保险而言,精神健康保险的覆盖额度更小;(2)相比其它医学研究而言,精神健康研究获得的资助更少。面对这样的现实,研究者们在报告中提出了几种解决“污名”的办法,包括加强对“个人战胜了精神疾病”之类励志故事的宣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立法相关公共政策等等。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精神疾病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推动者、医疗工作者等的共同努力下,精神疾病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令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足够且适当的治疗,然而,“污名”仍是对付精神疾病的一大障碍。现今关于人们实际参与精神健康治疗的研究,或许能够为消除“污名”提供帮助。
“本报告有助于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公共政策、法律、媒体等仍然是促进改革的重要因素,”Carter等评论道,“未来,我们还将致力于拓展精神健康领域与公共健康、初级卫生保健、教育等领域的联系。” 研究者们对未来抱有信心,“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个完善的精神健康治疗系统,令人们不再受‘污名’困扰,能够主动参与治疗,尽早参与治疗,并最终获得痊愈。当这一天到来之时,我们就会知道,之前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相关美国的研究,译者:冷门的少年为何抑郁症患者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症状
抑郁症的病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知道自己有病的,但是也有自己能察觉出自己在生活和感情上有变化勇敢面对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患有此症并不意味着你是软弱的、懒惰的、或缺乏信心的。它只是表明你有病,就像你得了感冒一样。只有承认你有抑郁症,你才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你才能开始通向痊愈的旅程。这是最艰难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勇敢刚强,靠着神迈出这一步。抑郁症是伪装的祝福。随着你在这个旅途上的脚步,你会变的更坚强、更有信心。在这条路上有我们的支持明天将会更美好!1海珠区社区精神康复服务1爱心陪伴复元和谐海珠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别称:海珠区恒爱驿站)是广州市为海珠区社区精神病人、复元者及其照顾者提供事前预防、危机介入,实时支援,个案跟进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的机构。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为广州市海珠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的业务督导和服务质量监察方,广州市海珠区残疾人联合会为中心的管理方,广州市越秀区馨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中心的运营单位,在广州市海珠区的社区开展精神康复综合服务。海珠区恒爱驿站网友的标签:绿精灵向日葵园艺治疗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儿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