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快乐健心”夕阳红“微孝e家”助奥运万人科学健身展演赛于8月10日开始在中街豫珑城举行,月底结束。此次大赛由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沈阳市体育总会、沈阳市老龄产业协会、夕阳红为老服务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办,沈阳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上海铭祖实业有限公司、微孝e家、沈阳市北方老龄艺术团承办,中街豫珑城、沈阳市各区各社区协办。
奥运精神专题
奥运精神是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是全力以赴,战胜自我;是“更快、更高、更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奥运精神正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体育竞技带给人类的正能量,也将不断引领我们前进。其实他们也是神经了,否则怎能会演绎人类最美的篇章?!
拼搏精神逆战之战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苦战5局,以3:2险胜东道主,挺进半决赛。这场荡气回肠的逆战之战,让万里之外的中国观众不能不动容,她们每每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时的爆发,时时唤起多少国人内心熟悉感觉:女排精神,女排魂。
这种感觉已经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已近35年。年,中国女排姑娘们在主教练袁伟民的率领下,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第一次在日本夺取了世界杯冠军,开创了五连冠的伟业。中国女排表现出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激荡风云,引领时代,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中国女排从此成了“拼搏”的象征,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
35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汇聚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35年来,女排经历过很多次的沉浮,从年到年,她们有17年时间与世界冠军无缘。即使如此,她们还是带着国人的寄托,重返世界之巅。很多时候,女排就代表中国,女排魂就是中国魂。
郎平,这是个倍受国人尊重的名字。多少年来,“铁榔头”四处漂泊,但不管在美国、意大利还是在土耳其,她都关心着中国女排的发展。年到年,她临危受命,出任主教练,为中国女排的重新崛起打造了一份基础。年,郎平再次接过女排的教鞭,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时隔16年再夺亚军,给国人带来了惊喜。去年9月,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出征日本,时隔12年后,为中国女排赢得第八个世界冠军。
带着世界杯的光环,中国女排来到里约,期望能够时隔12年之后重新赢得奥运会金牌。但是她们小组赛出征不利,先后输给荷兰、美国和塞尔维亚,以两胜三负的战绩勉强出线,与巴西队狭路相逢,并在生死之战中创造了奇迹,这一刻,我们泪流满面。
这就是老女排的拼搏精神,早已如刀,刻在了每个中国女排人的身上;如血,流在每个排球人的心中。这场里约之战,给“女排精神”注入了更丰富的时代内容。
人性精神坚持到底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里约奥运女子米预赛发生最感人一幕,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被新西兰选手汉布林绊倒受伤,却仍先将她扶起,并互相鼓励跑回终点,坚持到底的运动精神感动全场。
原本跑在前面的汉布尔不慎跌倒,紧跟在后的达戈斯蒂诺跟着绊倒,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汉布尔,只感觉到达戈斯蒂诺拍拍她的肩膀说,“站起来,快站起来,这是奥运比赛,我们一定要跑完。”
汉布林和达戈斯蒂诺互相鼓励跑回终点
达戈斯蒂诺搀扶起汉布尔后,两人继续跑步,只是跌倒时,达戈斯蒂诺为了避免踩到她,刻意扭曲身体倒地因而扭伤膝盖,只能一拐一拐前进,汉布尔频频回头关心,达戈斯蒂诺只叫她“快跑”。
两人最后以倒数一、二名的成绩回到终点,汉布尔是16分43秒61,达戈斯蒂诺则是17分10秒02,不过赛会仍然宣布让两人晋级,如果达戈斯蒂诺的伤势许可,她们将一起参加决赛。
“我非常感谢达戈斯蒂诺帮我,这个女孩实践了奥运精神。”汉布尔说,“每个人都想拿到奖牌,但有比那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已经成为好友,当20年后有人问我里约奥运发生了什么事,我会告诉他们有关达戈斯蒂诺的故事。”
英雄精神永不落幕里约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燃烧了许久,在这些日子中,不同肤色种族、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在这里同场竞技,追逐荣誉也追逐奥林匹克的圣光。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十多天的时间里,有人因此载誉而归,也有人因此成为匆匆过客,但有一些人却要永远告别。
里约奥运即将结束,那些追逐着奥运的运动员也慢慢老去,即使他们离去,但是他们的故事依然会被后来者所传颂。英雄不会迟暮,只会慢慢老去,即使远离赛场,他们身上所承载的超越体育层面的东西,还是会给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注入新的元素,永远激励后人。
不知道当飞鱼菲尔普斯看到自己曾经的粉丝,在泳池中战胜自己时是什么感受,尽管不愿意,但终究是时候说再见了。从雅典到北京,从北京到伦敦,再到如今的里约,菲尔普斯游过了三个大洲,游过了大半个地球,也游完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期间他拿了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金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成为美国人的偶像和英雄。
但金鳟鱼也有游不动的一天,体育竞技向往更高更快更强,当新生代的年轻运动员在场上追逐时,那些依旧坚守的老将更值得人尊敬。菲尔普斯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记录,也将奥运精神推到了极致,但是繁华终会谢幕,现在那个叫迈克尔菲尔普斯的男人走了。闪电博尔特在里约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中再次卫冕,但飞人也同样累了。
你追的上风,却追不上时间的脚步,零八年的风驰电掣让博尔特一骑绝尘,三届奥运会也给了他足够的荣誉加身。这对于牙买加这个国家而言,无疑是无上的光荣,体育是和平时代的有声较量,博尔特的腾飞也是牙买加国民的骄傲。但里约奥运会将会是飞人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但他不会离开,他将成为这项体育运动的一份子。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在年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女子跳马决赛中,乌兹别克斯坦选手丘索维金娜以14.分的成绩获得第七。丘索维金娜今年41岁,里约奥运会是她参加的第七届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的另一个传奇,和她同场竞争的花季少女们相比,她真的是大妈,甚至可以称为奶奶。25年前,她在世界锦标赛上夺冠时,这些体操选手还没出生。身边的对手换了一拨又一拨,当别人逐渐远离赛场时,她却一直都在。
之所以会成为传奇,是为了拯救白血病儿子,为此毅然复出并不惜修改国籍。此后在一些国际大赛上总会出现一个妈妈级选手身影。她舍命争先,奖金虽然不多,但却是给儿子交治疗费的唯一途径。这时候已将不再是竞技体育的层面,而超越了国界、种族、地域、性别乃至年龄的精神信仰,只有一个名字——母爱。
七届奥运会不但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份对于家庭、对于孩子的深沉的爱,是爱的力量让她能够战胜年龄、伤痛,及时在里约未能取的奖牌,但是观众如潮的掌声足以证明一切。虽然她自己声称奥运之旅不会结束,但东京奥运的目标还是有些遥远。这些曾经意气风发,青春无敌的奥运偶像们终究难耐时光的追赶。
一如丘索维金娜,一如伊辛巴耶娃,一如菲尔普斯,一如博尔特、一如李晓霞和杜丽……这些曾经带领我们认识奥运的人就要离开。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仍将在以后的日子里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